身為家長以后我們的心思就跟隨這孩子轉,孩子沒有上學時,盼望著孩子早點上學,自己就輕松了;孩子上學后,我們又開始擔心孩子的成績問題,總之,孩子是父母的心中寶、手上寶,教育孩子是家長的第一大重任。那么,初中一年級的學生厭學怎么辦?
初中一年級的學生厭學怎么辦?
1、要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孩子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他是按照別人的評價去認識自己的。一個總是失敗的孩子體驗不到成功的快樂,也就不去努力了。對于一個從未完成過作業的孩子,家長最好讓他先做幾道容易的習題,讓他能輕而易舉地完成,再調整作業的難度。如果孩子的學習不好,不要將失敗的原因歸為孩子不聰明,家長可以從學習態度(是否認真)、意志力等方面去尋找原因,千萬不要說他笨,讓他自暴自棄。
2、家長要疏導孩子的不良情緒。
孩子目前的狀態,使她幼小的心靈倍受痛苦的煎熬,家長自己先要擺正心態,以平和、樂觀、積極的心態來幫助孩子度過難關,相信自己的改變能帶動孩子的改變。
3、家長以身作則。
作為家長平時與孩子接觸的時間是最多的,而且,家長為孩子創造的學習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家長不能夠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那么孩子也是不會愿意去學習的。
家長平時應該為孩子樹立起一個良好的形象,多看看書,孩子回家后看見家長在學習那么自己也是一定會受到影響的,從而也就會喜歡上學習。
4、幫助孩子調節師生關系,多跟孩子的老師溝通。
家長必須要清楚這里的邏輯關系,才能夠在調和師生矛盾時,與孩子或老師溝通時有話題。如果你了解到孩子確實因為自律性差,經常違反學校紀律,被老師當著全班同學批評后,才和老師產生的心理對抗,那你就要把孩子的實際表現告訴老師,和老師商量一下,看看是否在今后的管教中我們都能改變一下方式方法。家長要做好孩與老師之間的橋梁,避免孩子厭惡老師,也要防止老師對孩子產生誤解。家長要做好一個“調和者”。
5、鼓勵孩子自我激勵。
如果孩子能夠經常自我激勵、自我鞭策,他便有可能避免學業上的失敗。首先要幫助孩子樹立自我激勵的目標。其次要讓孩子學會自我暗示,經常對自己說一句激勵的話,如“我一定能成功”。再次是讓孩子在行動中擺脫消極情緒。如果孩子因為怕學習失敗而產生恐懼,重要的是告訴孩子采取什么樣的行動來消除這種情緒。
初一孩子厭學的表現:
1、對學習缺乏興趣,有自暴自棄的傾向,上課總是講話,有時坐在第一排也要回過頭去講,對老師的勸導以沉默抵抗為主,對父母的教育有很強烈的逆反心理。
2、人際關系不和諧,與同學關系很差,時常欺負同學。融入不到集體中去,孤獨,孤僻,不愿意接觸別人。
3、沉迷網絡,上網以聊天為主,網友多數是男生,經常把父母給的吃早飯的錢存起來偷偷的拿去上網,有時候節約來一天只吃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