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的學習也是非常注重方法和習慣的,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一個高效的學習方法才是提升學習效率的關鍵,因此,對于孩子這一方面的培養是千萬不能忽視的。
數學怎么樣學才能學好和把成績提高初中?
1、培養觀察力
小學生本身對外界事物的接觸度不太高,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學以致用,將學校學習到的東西,家長在課外可以進行實際運用。例如,上圖形課的時候,什么是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觀察身邊的事物,讓孩子將課堂上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對知識的消化也更有幫助。
2、認真審題
一道題的深度是有限的,你想得多,你寫得就少,就快;你想得少,你就寫得多而繁雜。匆匆讀完題就開始做很容易出錯,建議學生最好在平時就養成做題之前認真讀題的習慣,如果學生比較馬虎,可以建議他認真讀三遍,思考一下已知條件和思路,再做題。練習次數多了,就慢慢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了。
3、認真檢查
這也是很多老師囑咐學生的方法,做完題后先大致看一下,這個結果是否符合常規(主要是生活經驗和常識),如果時間寬裕,可以用不同方法驗算一下,看看結果是否正確。如果時間有限,就按照原有思路進行檢查。當然,一道題的每一個小小的計算步驟也可以通過正著算、倒著算的方法檢查。
4、有問題,必解決
遇到問題和困惑,就一定要想辦法通過查資料等方式解決,這是學任何一門課程,乃至成就整個人生都需要具備的習慣。
5、培養獨立學習數學的習慣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個啟蒙老師,當孩子第一次學習時,就要嚴格要求,做到規范。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家長就應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特別是獨立寫作業的習慣。比如,家長為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獨立學習環境,孩子在家做作業時家長只看書,孩子做數學作業時,家長可收走課本,像對考試一樣對待作業。檢查作業時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完成,允許孩子翻書,查漏補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