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初中生,在整個初中階段里,將會面臨新的學習任務,如果,初中生能夠把握初中三年的時間,將基礎打牢,并且順利通過中考,那么,也會為自己贏得一個更好的起點。
初中沒學好怎么辦?
1、擠時間,講效率
重要的是進行時間上的通盤計劃,制定較為詳細的課后時間安排計劃表,課后時間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嚴格遵守,堅持下去,形成習慣。計劃表要按照時間和內容順序,把放學回家后自己的吃飯、休息、學習時間安排一下,學習時間以45分鐘為一節,中間休息10分鐘,下午第四節若為自習課也列入計劃表內。
2、抓重點,當堂懂
聽課必須做到跟老師,抓重點,當堂懂。聽課時要跟著老師的思維走,不預習跟不上。跟老師的目的是抓重點,抓公共重點,如:定理、公式、單詞、句型……更重要的是抓自己個性化的重點,抓自己預習中不懂之處。事實證明:不預習當堂懂的在50%――60%左右,而預習后懂的則能在80%――90%左右。當堂沒聽懂的知識當堂問懂、研究懂。
3、學會整合知識點
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4、合理用腦
所謂合理,一是要交替復習不同性質的課程,如文理交叉,歷史與地理交叉,這可使大腦皮層的不同部位輪流興奮與抑制,有利于記憶能力的增強與開發;二是在最佳時間識記,一般應安排在早晨、晚上臨睡前,具體根據自己的記憶高峰期來選擇。
5、道理式批評
家庭教育中,最忌諱的就是家長無休無止的批評,指責,訓斥和嘮叨,以及沒完沒了的抱怨。如果要批評教育孩子,一定要給孩子把道理講明白,講具體,不要老是以訓責的口吻來指責孩子,這樣會使孩子越來越消極,越來越倒退,越來越懶惰和疲憊。
6、多鼓勵少干預
正確的引導,適當放手,才能夠培養出更加自律自覺的孩子。當孩子逐漸轉變學習態度,有一定的自律意識和主動意識,父母就要大膽放手地讓孩子自己去做好自己的事情,家長最應該做的就是多鼓勵少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