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歷史不能單純靠死記硬背,初中歷史的知識基本上是按照時間線的順序來進行的,每個時期都有歷史大事件,要去記憶事件發(fā)生的時間、背景以及產(chǎn)生的影響等等,這些是可以理解記憶的,對于期中期末考試,按照歷史時間線來學習記憶課本內容是非常合適的。
初中歷史應該怎樣學才能學好?
1、必要的課前預習
認真閱讀教材,了解教材內容,思考內容重點,發(fā)現(xiàn)學習難點,做好聽講的準備。在認真閱讀材料的過程中,有不認識的字或不懂的詞語,必須查工具書爭取自己學會。不明白的內容用鉛筆劃出來,要有準備的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解。
2、培養(yǎng)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發(fā)現(xiàn)歷史的美妙之處。歷史的美妙之處在于歷史是人類的集體回憶;學習歷史,就像回憶過去;如果喜歡回憶過去,那么相信一定會愛上歷史。歷史不是廢墟。而是一個個鮮活的靈魂。
3、抓住書本框架
背熟目錄和小標題。因為每一本歷史書都是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規(guī)律編排的。接受的不是零散的知識點而是知識的整體,背熟目錄才能準確把握歷史發(fā)展的線索,建立知識點之間的深入聯(lián)系,為知識的遷移和運用奠定基礎。考場答題時,才能做到大跨度和宏觀概括,盡量避免因遺漏觀點而失分。
4、注重整理筆記
有時孩子在學習時沒有單獨的歷史筆記本,而是把筆記抄到書里,方便和課本知識緊密聯(lián)系。有的同學還會把幾本參考資料的延伸知識或者精辟見解都抄錄在書中,翻閱課本時也會一起復習。這樣在考試中歷史語言表達會更加完善和專業(yè)涉略面和跨度也更廣,進而得分更高。
5、學會歸納總結
學習歷史不能僅僅是囫圇吞棗似的死記硬背,要學會歸納總結。對于初中的歷史,可以以時間為線索把所學的歷史事件串起來,然后拓展,拓寬自己的歷史知識面,進而牢牢掌握課本的內容。
6、帶著疑問學歷史
邊學,邊思考,邊自我提問,邊解決問題,當找到答案的時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和自豪感的事情。如:為什么秦始皇要焚書坑儒?楊廣為什么開鑿京杭大運河?等等。
7、整理大事年表
整理大事年表,把學習初中歷史過的時間事件,按順序一一整理出來,做的印象最深也最實用。也可以只整理重要事件。或者整理自己沒記住的,這個整理不是一次性的,每一次總會有很多時間已經(jīng)記住了,整理的內容會逐漸減少,那么成就感也就會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