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水平的提高是不要一個緩慢的過程的,但是對于初三學生來講,提高成績是刻不容緩的事情。學好初三語文的方法及技巧有哪些呢?下面為大家做出介紹。
學好初三語文的方法及技巧
1、必須熟讀每一課。到了初中,老師可能不會抓那么緊,課文不如小學時精簡,學生很可能只在上課時粗略瀏覽一邊課文,認為無大礙。但是我要特別提醒的是——到了初三,語文考試中判斷讀音與字形、成語使用正確的是哪一項,很多取材于課本,不熟讀很可能模棱兩可。
2、文言文要熟記。課本上選取的文言文最適合學生閱讀與記憶,很多典型字詞。如果忽視這些而一味去課外找題,事倍功半。
3、古詩詞要理解透徹。很多時候考試默寫古詩詞并不是給出半句讓你寫另一句,而是給出提示語。提示語有時是表現作者思想感情、有些是一定語境。
4、閱讀題首先要掌握學術語。任何答題都需要一定框架,如賞析句子是修辭(寫法) 內容 感情,如果沒有規定標準,老師改卷就完全主觀,不能保證公平公正。這些老師會講地很清楚。那么這里說一下我三年才懂得的技巧——答案不在你的腦子里,而在文中。任何題目首先一定要聯系上下文尋找答案,最后再調動大腦思考。這點特別注意。
學好初三語文的四個要點
1、想要中考語文出成績,肯定是要有學習計劃的。
不光是學習,還有復習,語文在初三這一年該學習哪些內容,目標是什么?中學生要有一個計劃的安排,這個計劃,不光是為中考準備的,還有學習積累的計劃,中考復習階段時間緊迫,如何利用有效時間,嚴格執行計劃上的安排,是中學生需要掌握的自律。
同時,計劃能夠幫我們更好地看清自己在知識掌握上,還有哪些不足。在制定初三的語文計劃時,語文老師強調,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來,基礎不好的鞏固基礎,不要制定超出能力范圍的學習計劃,得不償失。
2、預習是語文學習重要的方式,到了中學階段,預習逐漸過渡到了自學。
中考前,我們還需要做哪些預習工作呢?到底看什么呢?其實在備考階段,預習的主要任務是找問題,每天進行15分鐘左右的預習,翻開語文課本,找到有問題的知識點,課后的問題、單元練習中的問題、語文筆記上的問題,標記出來,要么自己解決,要么再找老師解析。
15分鐘的預習過程,要涵蓋到初中6冊的語文課本,我常和中考的學生說,不要等語文老師把模擬題發給你們,才開始復習,而是在日常學習的積累過程中,每天花上15分鐘的時間預習和復習,一方面提高自學能力,找到適合自己的語文學習方法。一方面通過預習,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畢竟在中考,如果遇到不會做的題,要有一定的語文思維,才能正確答題。
3、語文的基礎學習離不開“聽說讀寫”,復習也是一樣,通過建立聽說讀寫上的練習才是最有效果的。
提高每一堂語文課的聽講效率,堅持復述當天學過的知識點,每周復述一遍知識點積累。聽是聽方法,說和做才是真理解。讀,是熟讀,尤其是文言文的學習和積累,一定是和熟讀背誦分不開的。
中考離不開讀,讀也是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硬讀、不過腦子的讀是沒有用的。都建立在有明確考點和學習目標上,才有效率。寫主要集中在練筆上,寫作和答題的速度,都需要練筆。養成下筆不改,少涂抹,中考階段,練筆可以直接拿答題卡練寫,不管是筆記還是作文,模擬答題卡的書寫觸覺,練習答題卡排版,才能把字寫得工整,才能在中考中提高書寫的準確率。
4、整理知識點,一定要明確每個單元的閱讀訓練目標和寫作目標,學完一個單元的課文,要理解都從課文中學到了什么。對于中考語文的考點,是不會偏離課本中的基礎知識點的。70%的分值都來自語文課本,等到初三再來整理,進行突擊復習,日常積累的方法,就需要從整理上開始。準備錯題本、生字詞記錄、預習筆記和重點內容筆記本,語文學科是最好的筆記練習形式。
基本上整個中學階段,我們要求學生學會自學,都是從語文筆記整理開始。在整理的過程中,我們就把知識點和考點都摸清了,理解了。等到中考前,我們就有足夠的能力再進行融會貫通,去提高閱讀和寫作的能力了。很多同學習慣在考前去積累作文素材、閱讀答題的套路技巧,但因為基礎太差,答題的準確率始終是不高的。只有我們把基礎知識點都學通透了,才能在能力提高上進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