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青春期,面對進入叛逆期的初中生,很多家長都表示束手無策,有時孩子往往剛上初一時還挺省心,對父母的話也能聽進,可慢慢的就開始越來越讓家長勞神了,這種情況會發生在不少家庭,隨之而來的還有成績下降、心事重重等現象。所以家長要正面的疏導就可以了。
初中孩子不聽父母的話怎么辦?
1、學會贊美孩子
有一部分父母對孩子是具有挑剔性和攀比性的,他們總認為別人家的孩子比自家的孩子優秀,其實每個孩子有每個孩子的優點,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也很優秀,并在孩子取得成績或者有所改變時一定給予孩子贊美。這樣能激發孩子的動力,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也能增進親子關系 。
2、學會尊重孩子
不得不說,很多孩子的叛逆,都是從父母不尊重孩子開始的。因為父母覺得孩子年紀尚小,所以認知方面不全面,在提出某個問題時,父母經常性否定孩子、打斷孩子,所以家有孩子叛逆的父母,要深刻的反省這一點。
3、給予孩子理解及支持
有的孩子之所以不斷地挑戰父母的底線,挑釁父母的權威,實際上也是孩子缺乏安全感,想要測試父母的表現。想看看家長對他們究竟有多大的容忍度,想要獲取自己真正的獨立和自由。所以家長要學會讀懂孩子行為背后的需求,他們希望家長去關懷和理解他們,只要家長示弱,孩子就會繳械投降。
4、讓孩子掌握決定權
父母在教育叛逆期的孩子時,就該把決定權留給孩子,不要再什么事都自已給孩子做決定,這是形成對立的一個原因之一,也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孩子是需要成長的。一個什么事都為孩子做主的父母等于扼殺了孩子做主的能力,這對孩子以后的成長是極期不利的。
5、不要太嚴苛
家長在教育叛逆期的中學生時,一定不能太嚴苛,允許孩子犯錯。這個階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見的關鍵時期,小錯是在所難免的。所以,家長應該允許孩子犯一點錯、吃點虧,不要過分束縛孩子的手腳。同時,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家長的良好言行能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6、保證孩子心情舒暢
家長要試著站在孩子立場考慮問題,應試著找出孩子抗拒心理原因,如果是因家庭因素所導致,應幫助孩子打開心理的顧慮,使孩子的心態和心情得到放松,讓孩子逐漸接受和適應現實,有利于逐漸改變孩子的心理。
初中孩子不聽父母的話的原因:
1、沒有尊重孩子。很多父母可能不會注意自己對孩子說的話,有些話是很傷孩子自尊的,孩子得不到尊重自然會反抗父母。
2、父母沒有做好榜樣。例如,有的父母看不慣孩子一天到晚玩手機,就開始要求孩子節制點,但是他自己卻做不到,所以這也是一種讓孩子不服管教的原因。
3、陪伴的時間太少。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缺少陪伴和關心,這樣的孩子長大后是會非常叛逆的,對父母也沒有太多感情。
初中孩子不聽父母的話的表現:
1、破壞性強
叛逆期的孩子的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喜歡摔東西、拆玩具、亂寫亂畫、撕書、故意把玩具丟的滿地都是。
2、易動手
和別的朋友玩耍時,爭搶同一件玩具,爭搶先后順序,不愿意和別人分享玩具,但又愛搶別人玩具,嚴重時甚至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