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孩子正處于叛逆期,出現不服父母管教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如果他們認為家長說的做的不正確的話,就會反抗家長。想要教育好這個階段的孩子,家長要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教育觀念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的話,要及時改變。
初中孩子不服父母管教怎么辦?
1、管理好自身的情緒。
父母如果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會導致孩子愈加抗拒。所以,父母在情緒不穩定的時候,要學會去管理自身的情緒,等情緒穩定后再去教育孩子,避免把負面情緒傳遞給孩子。
2、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父母和孩子之間需要建立一種良好的溝通方式,讓孩子能夠坦誠地向父母傾訴自己的內心想法和煩惱。父母也需要理解和尊重孩子,耐心聽取孩子的觀點,效果才會更好。
3、注意家庭氛圍的和諧。
孩子進入了叛逆期年齡的時候,也是家庭和諧氛圍被打破的時候,雙方總是對立的,父母還想像先前一樣掌控孩子,而孩子想努力跳出父母的說教,甚至發展到嚴重的地步的時候,孩子會產生離家出走,不想回家的心理。
4、尊重孩子的隱私。
孩子越大越會有自己的心事,無論多大的孩子都是如此,家長不要覺得孩子不能有,就會用各種方法去窺探孩子。有家長覺得這樣可以更了解孩子,了解的方法有很多,窺探不是了解而是滿足家長的好奇心。
5、要關注孩子的興趣和愛好。
叛逆期的孩子開始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和興趣,父母應該關注孩子的興趣和愛好,鼓勵他們發揮自己的特長和才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價值。
6、給孩子定規矩。
如果是原則性問題,那么父母要在事前與孩子訂立明確的規矩,這個規矩不但孩子要遵守,父母也要遵守,是適用于全家人的。這樣一來,孩子才不會對規矩產生抵觸心理,父母也可以以身作則給孩子更強大的榜樣作用和正面力量。
7、靈活應對。
如果是非原則性問題,那么父母就要靈活地應對和處理,要根據孩子的情緒狀態以及事情本身的情況進行綜合衡量,才能得到理性圓滿的解決方案。
初中孩子不服父母管教的原因有哪些?
一、家長居高臨下的管教態度。
家長管教孩子的時候,傾向于采用居高臨下的教育態度,這就會使得孩子的逆反心理更為嚴重。孩子處于對父母這種強勢態度的反抗,會通過不聽話的方式來進行表達。家長的不接地氣,孩子的反叛心理更加凸顯。
二、家長的管教沒有原則。
當家長對孩子進行管教時,沒有原則的輕易妥協會讓孩子不斷的對父母進行試探,當孩子發現不聽話也不會有什么影響后,孩子會把不聽話當成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家長的管教沒有原則,孩子的行為也得不到恰當的約束。
三、管教孩子的時候過分情緒化。
有些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會表現的過度情緒化,原本可以通過講道理被解決的問題,卻因為情緒化而變成了對自身情緒的發泄。孩子受到父母情緒化的影響,在行為上的約束性更加容易被忽略,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