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孩子面臨中考的關鍵時期,相對而言學習壓力會非常重,而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受挫折能力和抗壓能力都比較差,這有可能是導致您孩子厭學不想上學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是孩子從小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自制力差,貪玩,隨著課程難度增加,學習緊張氣氛加重,孩子就會想著逃避學習了。針對孩子的現狀,孩子初三厭學怎么辦?
孩子初三厭學怎么辦?
1、應學會與孩子進行溝通?
初三的孩子正是比較叛逆的時候,你讓他往東,他偏要往西,總之就是一副與你唱反調的模樣,若此時父母再進行批評與呵斥,他很可能做出離家出走等極端舉動,建議在生活中應多多與孩子交流,了解清楚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傾聽一下孩子的心聲。
2、應放正心態
現代社會經濟壓力與競爭壓力比較大,有些父母會對孩子有著比較嚴格的要求,如考試必須多少分,名次必須在第幾等,不僅會讓孩子有著過重的心理負擔,更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建議父母在生活中應擺正自己的心態,不要總是把孩子當做學習的機器,考試的奴隸。
3、應學會反思與改正?
有些父母在明知道自己教育方式不正確的情況下還是會一意孤行,他們會有各種各樣的理由,要不就是一副死不承認的模樣,要不就是因為自己的家長架子而拉不下臉來,殊不知這樣長期下去受苦的還是孩子,建議在生活中應積極的尋求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4、應學會尊重孩子
在我國長幼尊卑的傳統觀念下,許多家長在孩子面前總是一副領導者,批評者的模樣,對于孩子喜歡的東西要不就是嗤之以鼻,要不就是橫加干涉,絲毫不懂得尊重與平等,只知道一味的讓孩子學習,建議父母在生活中應以對待大人的態度去對待孩子,以同齡人的目光去看待孩子。
5、應找尋問題的根源
為了維持生活,許多父母會整日忙于工作,要不就是把孩子丟給爺爺奶奶,要不就是直接把孩子送進寄宿學校,孩子長期得不到來自父母的關愛,豈能不出現惹是生非,逃學等情況,建議父母在生活中應盡可能的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要知道,再多的錢也買不來親情。
6、應多鼓勵孩子
有些父母總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對待孩子要不就是橫挑鼻子豎挑眼,要不就是隨意的進行指責,不僅會傷害到孩子的幼小心靈,更可能會影響孩子內心的健康成長,建議在生活中應多找尋一些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多對孩子進行語言鼓勵。
初三孩子厭學的原因:
1、心理壓力大
由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發展不成熟,學校和家長又給予過大的壓力,將會使孩子出現一些情緒和行為的改變。
生長在應試教育嚴重的今天,屬于青少年學生的自由空間少,導致不會溝通,把各方面的困難壓抑在自己心理,造成性格內向,注意力偏差而導致厭學。
2、抑郁癥是青春期比較突出的情緒問題
在整個兒童期到成人以前,是抑郁癥的第一個高峰,很多孩子都有消極、輕生的念頭。孩子們對個人的未來,對前途悲觀、絕望,有自卑心理。由于現在的家長老師多不注意孩子的性情變化,導致本就少溝通的孩子,心理矛盾到極點,抑郁而輕生,更別說厭學。
3、青春期性心理沖突
調查發現,發生厭學與一些孩子初入青春期有關,當女孩出現初潮和男孩首次遺精時,由于神經、內分泌的作用,他們的警覺性增強,害怕學校其實是一種移花接木的轉換防御機制,通過棄學暫緩了“不被人發現”、“不知如何是好”這種潛在的性心理壓力。
4、學習目的不明確
學生本身也會因為學習目的不明確,不求上進或學習方法不當,考試遭受失敗而產生的厭學心理。
5、在極度焦慮的情況下,容易出現強迫癥
如不由自主地去想、去做某些事,明明知道沒有必要去想,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想擺脫也擺脫不了,非常苦惱,使注意力無法集中。有時候,自己做的事情自己都毫無主見,就像被思維控制一樣,昏暈而過,迷茫糊涂,而這種強迫癥,是不會貼附在學習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