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需要的。因為初中的地理課程相對來說,是比較簡單易懂的。所以孩子只要可以在上課時,去專心聽講,課后多做練習鞏固,那么孩子就是一定可以學好初中地理的,也就并不需要去刻意的花時間補課。
初中地理需要補課嗎?
是不需要要去補課的。孩子想要提高成績,那么首先就要明白,自己為什么沒有學好,是在學習態度上面做到不夠好,還是學習方法不正確,還是壓根兒就沒有很努力的去學習,這些都是孩子想要學好地理的重點。而如果孩子沒有要去解決這些問題,只盲目的去補課,是對孩子成績的提高,沒有任何幫助的,學習是要孩子去用心學的。
初中地理要怎么學才能提高?
1、理解為主
很多七年級同學上課不認真聽講,想著課后背一背就可以學好,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課堂是學習過程中的重中之重的環節,只有高效利用課堂把知識理解了,知識脈絡理清了,才能抓住重點,課后復習才會高效。
2、抓“概念”重“消化”
在學習七年級地理時,要重視概念的學習,要對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夾生飯。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斷、推理問題才能正確無誤。要把那些特別容易混淆的概念羅列出來,一一對比其差異。當然,概念學習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
3、明確學習的內容
學會使用地圖,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了然。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4、理清知識脈絡
其實,地理難就難在不同地方的氣候、環境、人文都不一樣,需要同學們區別對待;而這也恰恰是地理簡單的一面,只要我們理清地理要素有哪些,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系,就能理清知識脈絡,進而形成知識網。
5、形成地理思維能力
形成地理思維能力,有助于初中生更好的認知地理、更快的掌握地理知識,培養地理思維能力,也是初中地理課程的重要目標。初中地理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只要我們在某一章節中,從中能找出一兩個關鍵要素,就基本上能串聯整章內容。
而初中地理主要側重于區域地理,所以,思考問題時圍繞地理位置這一關鍵因素,去分析其他地理要素的特征,這樣學起來就會非常的輕松。
6、及時提問
如果老師在上面講,講的不是很清楚,或者是自己沒有聽懂,可以舉手示意,讓老師再講詳細一點。因為老師站在講臺上沒辦法清楚每一位同學對于新知識的接收程度,你不說,老師就不知道你沒聽懂,所以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時提問,及時消除疑問,不要等到考試的時候才想起來,哦這里我都沒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