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數學差初三也是可能學好的,不過這需要孩子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制定好短期和長期目標,每天務必堅持做到完成任何一個目標,否則只會完成不斷的拖延。
初二數學差初三還能學好嗎
能不能學好,最主要在于孩子的態度,如果他想學好,并愿意為之付出努力,不算晚。如果孩子意識到孩子貪玩荒廢了學業,他有迫切想學好的愿望,還是有可能的。那么,要怎么學呢?
給孩子定個合理的目標
如果初一、初二數學成績不太好,那么選擇努力也是有可能逆襲的,不要對孩子完全失去信心和希望,也不要給孩子定的目標太高。目標一定要合理,目標太大,給孩子徒增了很多壓力,而且極其容易失去信心。目標太小,很容易就能達到,就失去了目標的意義了。如果實在不知道該給孩子定個怎樣的目標最合理,可以去請教下孩子的數學老師,或者班主任。
把大目標分解為小目標
做任何事情都要一步一個腳印,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去實現。中考數學也是有很多個章節構成的,可以根據章節,給孩子定很多個小目標,比如最近一周要學什么、達到什么程度。也可以根據分數,比如多長時間讓總分提升10分等。實現了孩子的小目標后,能給孩子極大的信心和動力。
千里之行始于許下,從現在就開始認真行動起來
有些學生也想學習好,所以總是忍不住問別人孩子還有沒有希望,這種猶豫和彷徨浪費了很多時間。孩子的學習成績是孩子決定的,孩子不努力,別人說有希望也不一定有希望;孩子努力,別人說沒希望了,也可以創造奇跡。想要考出好成績,就要努力學習,就要行動起來。中考的時候多考一分,能上的高中就好一點。每一分都很重要。
想要學習好,必須投入時間和精力
每個重點班,甚至所謂好學校的重點班都有差生。同一個老師為什么教出來的學生成績好的和差的能差那么多呢?其實,老師只是學習的輔助者,學好學差個人的努力更重要。孩子不努力,把希望寄托于所謂的名師,所謂的知名練習冊,所謂的學習方法,很難有所收獲。每個學習好的人,都是舍得對學習投入時間和精力的人。如果打算在已經不多的時間里把數學學好,中考考出好成績,就把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學習上來吧。
初二數學差的原因
1、主動性不強,被動地學習。
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差。沒有強烈的求知欲望。許多學生還像小學生一樣,百般依賴老師,老師沒安排的就不會去做,就像磨子一樣,需要人去推。比如學習沒有計劃;課前不會主動認真預習課文,上課匆忙慌張,需到不懂問題也不會主動去問,不懂裝懂;筆記照抄,課后作業不能獨立完成,要借助手機刷題等。有時上課時講到一個重要的知識點或方法,不少學生不會記下來,老師叮囑再三,學生才記下來。
2、不講究學習方法。
苦干+巧干=成功,苦干不是最好的方法。巧干就是要抓住關鍵,找到有效方法。巧干既可以減少勞動量,增加體力,又達到事半功倍,提高興趣的效果。老師上課時肯定要講清知識的來龍去脈,概念的形成、含義,公式定理的總結歸納,強調重點,突破難點,歸納思想方法。
而一些同學不能專心聽課,沒聽到或聽不全重難點,被動記筆記,有沒有疑難問題自己也搞不清楚,課后不能及時消化知識。作業生搬硬套,不能按時按質完成。晚上熬夜苦干,白天上課無精打彩,長此下去,就覺得數學難學。
3、練習沒有廣度深度,沒有系統性。
有些學生追求難題,偏題,認為難題做對了就能反映自己的水平。不知道難題與容易題之間關系。難題一般都是由簡單的基礎題目組成的。要不就是搞題海戰術,看起來是做了許多題目,但質量不高,沒有系統性訓練,沒有搞清知識間邏輯聯系,不能舉一反三。要不就是手機搜題,做不出來,一搜就來,缺乏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
4、數學思維能力差,沒有數學的應用意識!
數學思維能力包括計算能力,比較概括能力,空間想象力,推理能力,逆向思維能力等,是需要長期訓練才能形成。比如初二的一次函數y=2x十1,根據函數關系式判斷函數經過的象限,y隨x的值是如何變化的等等就需要數學思維能力。
所以學習的最終目標是能力的提高!要善于將生活中有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數學模型。學以致用,才是學數學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