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己要去學著制定計劃,因為制定學習計劃,是有利于增強自己學習的主動性,避免盲目性,從而增強有序性。只要孩子自己能制定一份詳細、周密的學習計劃,并且按計劃主動學習,那么就能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去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初中生語文成績不好怎么提高?
1、抓住課堂,跟緊老師
一模后,面對的是七門功課,哪門功課都很重要,留給語文的時間很少,所以課堂時間不容錯過。課上能解決、能記住、能背會的不能留到課下。
并且復習并不只是對以前知識的回憶,而是對以前知識的整合,把零碎的知識進行匯總和融會貫通,以求更透徹的理解,達到溫故而知新。拋開老師自己復習,很難做到這一點。每一位老師都會認真分析和研究中考,制訂復習計劃,把握各類信息,所以,跟緊老師,才能更有效復習。
2、夯實基礎,抓落實
復習比學習新課更難操作,淺了不踏實不放心,過于深挖又浪費寶貴的復習時間,并且很容易造成雨過地皮濕的現象,表面上都過了一遍,實則模棱兩可,沒有落實。相當一部分同學誤認為作文和閱讀是弱項,因此忽視了基礎,拋開了課本。
事實上,字詞、默寫、文言文實詞虛詞的理解、翻譯等容易被輕視的內容也能拉開分數。例如默寫,一字出錯,全空皆輸。這些基礎知識必須夯實,并且做到滾瓜爛熟。所以必須回歸課本,踏踏實實把這些沒有難度,但容易丟分的基礎知識落實好,做到滴水不漏,保證會做的題不丟分。
3、精選習題,不搞題海戰術
很多同學熱衷于刷題,認為刷題就是復習。各種練習冊鋪天蓋地堆在案頭,埋頭苦刷,浪費了很多時間,收效甚微。刷題沒有錯,關鍵在于刷什么題,刷多少題,怎么刷。復習應該有目標,了解中考、了解自己,在這個前提下,有針對性地做題。
做完題不能只看對錯,應該對照答案進行分析和總結,找到答題規律和竅門,掌握答題技巧與方法,每做一道題都要解決一個或幾個問題,這樣收獲的不只守于一篇練習的體會,而是一種答題的方法和思路。
4、打牢基礎
基礎部分無非就是生字詞的音、形、意的積累,文學常識、古詩詞默寫等的積累,打牢基礎,才能縮小與其他同學的差距。平時養成抄寫生字詞背誦文學常識的習慣。還要讓學生學好課本基礎知識。比如教材要求學習的掌握的生字詞、成語、古詩詞,還有現代文著名的段落等等。
5、做好文言文閱讀
不管是初二還是初一或者高中凡是語文成績差的,大都是文言文閱讀或現代文閱讀題答的不好。應讓學生反復不斷的做練習題。并且對照正確答案,讓學生體會為什么錯了,如何組織回答問題的語言。
同時,還要讓學生學會根據問題在原文中尋找相應的語句,然后加以提煉,一般這個問題就能回答了。只要你好好訓練,將來在考試中閱讀練習題可以拿走2/3左右的分數,閱讀練習題想拿滿分是不可能的。
6、總結答題套路
定期認真完成整套經典語文試題,保證試卷訓練手感和速度(包括月考、模考),并且積累一些固定題型的答題模式和套路,如古詩文鑒賞等題。這些答題套路在考試的時候并不一定用得上,但是,如果沒有思路,或者出現記憶堵塞的情況,“玩套路”也是有效的提分手段。
7、注重平時積累
初中生要想提高語文成績在平時測學習中一定要注意積累。前面的題目都是基礎題,重在平時的積累。當你上完一課之后,要把課本的生詞,生字都用熟,一篇課文要上好幾天,熟悉幾個生詞應該不是什么難事。
正因為如此,好多人不重視,有的也是記得模棱兩可,這才導致在考試中沒有把握。每天花幾分鐘十分鐘,記生詞生字,過一段時間自己找同桌抽查,長此以往,基礎題并不是什么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