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發現很多孩子,到了初中情緒很消極,學習狀態也不好,這讓家長覺得孩子不上進。不知道該怎么辦,那么初中孩子不上進怎么辦呢?
初中孩子不上進怎么辦
1、興趣是勤奮的動力
一個人對某項事物產生了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投入。有個孩子原來對課本學習不感興趣,上課不愛聽課,喜歡做小動作,隨便講話。在家里也是什么事都推給爸爸媽媽做,自己不動手。
但他卻愛飼養小動物,于是爸爸便有意給他買一只小狗,每天讓他給小狗打理生活。由于他的興趣得到合理引導,使得他不僅在學校其他課外活動中主動積極,而且在家中也逐漸養成了愛勞動的習慣。
2、讓孩子不要過于依賴父母
雖然孩子很小,但父母不能怕受傷、累、無所事事,甚至衣服也要幫助孩子穿,這樣孩子就很容易養成懶惰的習慣。孩子們應該被允許做他們能做的事,比如他自己的飯碗,清潔自己等等。只要孩子能動,他就應該讓他多嘗試。這個樣本可以減少孩子的依賴性。
3、給孩子制定努力的目標,讓孩子為了自己的目標而遠離懶散
有的孩子就是好吃懶做,不想干活,總想要一些好吃的好玩,這樣家長可以利用孩子的這些要求,制定一個目標,即孩子想要巧克力,那就把家里的床鋪都整理整理,完成好了,就可以獲得巧克力了,或者是完成一些繪畫作品等。但是家長要注意,可以把吃的東西換成書籍等,幫助孩子學習,消除懶散習慣。
4、提高孩子學習積極性,讓孩子嘗到甜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先讓孩子做自己擅長的功課,再做較差的功課,先做簡單的,再做難的功課,先易后難,先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提高孩子的積極性,就算真的不會也不要抱怨孩子,多鼓勵孩子,耐心的跟他講。
5、注重孩子的勞逸結合問題
尤其是進入到中高考復習的尾期,家長們往往比孩子更為緊張,巴不得孩子分分秒秒都投身于學習之中。其實,我們都是過來人,知道學習挺不容易這件事,也知道學習的確是一件特別消耗腦力的事情,如果讓孩子拖著疲憊的身子慢慢熬時間,還不如讓孩子勞逸結合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