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要想學好語文,就必須養成積累的習慣。任何有疑問和把握不準確的都應該全面積累。語文學習成績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
初三語文基礎差從哪開始?
1、調整學習方法
有意識訓練課外閱讀能力很重要。學校教學以課本為主,課外閱讀訓練主要靠課下練習,我們學校一般是要求學生每天一篇文言文,一篇現代文,自己獨立完成,然后根據答案核對。這是很有效的訓練方法,但核對的環節很重要,不是把參考答案抄上,而是要思考自己的思路與答案的差別,明確需要注意的地方。
2、課外積累
知識就像海洋,課本里的知識只是海面上的一個浪花,是遠遠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的,所以適當的課外閱讀是很有必要的。進入了緊張的學習階段,初一學生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課余時間進行閱讀,因此,閱讀時要有選擇。我們應廣泛瀏覽各種書籍和報紙雜志,從電視、廣播、網絡上獲取信息,并有條理的做下筆記。
3、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可能是有些人比較困擾的板塊,但是要知道中考的選拔性沒有那么大,出卷老師不會特意出一些怪僻的題目為難考生,文言實詞和文言虛詞一定是在課本中出現過的,考察的意義和用法也一定是常用的。一些選擇題你只要把選項一個個帶入,再看語句和邏輯的通順性就不難了。
4、用好工具書,提升能力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人類社會正處在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快速地找到所需內容已成為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檢索習慣,教會學生檢索技巧十分必要,利用工具書解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才能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效率,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5、究根問底
初三學生要養成“究根問底”的學習習慣,勤查詞典、字典。學習過程中碰到的任何一個不認識的字、詞都不要放過,務必翻閱字典,做到準確辨認字形,準確讀出字音,精確理解,培養勤查字典的好習慣。工具書不僅可以在碰到疑難問題時查閱,而且也可以作一般書籍一頁一頁地讀下去。
6、勤于練筆,善于表達
初三學生需要堅持多練筆,平時多認真觀察,感受自己身邊的生活,堅持語言積累,培養語感,在寫作文時就能做到文思如泉涌。把自己的所言所行、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有選擇、有重點地記錄下來。練筆形式可以十分靈活,可長可短,可敘可議,可描寫,可抒情,可說明,而且內容也非常廣泛,可以海闊天空,無所不談。練筆是練習對客觀事物的表現力和對自己思想感情的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