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家長與老師溝通尤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注意溝通的技巧和方法。家長不能因為孩子的成績不理想就指責老師,這樣的溝通是無效的,掌握正確的方法才能更好的促進孩子的成長。
孩子上初中怎么和老師溝通?
1、平日打電話溝通
家長要有基本禮貌,不要一開頭就是,你是孩子的班主任吧。應該先自我介紹,然后最好說一句:您現(xiàn)在方便不?打擾您幾分鐘等等的。大部分沒神的家長不管老師在上課還是在開會就直接扯開嗓子說,這樣會給老師造成困擾。所以家長應該注意,只有良好的溝通態(tài)度才能解決問題。
2、明確用怎樣的心態(tài)與老師溝通
相互尊重是前提。互相尊重才能良好溝通,實現(xiàn)雙贏。父母和老師溝通,幫孩子提高成績,孩子考入理想學校,老師提高教學業(yè)績。相互信任是基石。很多父母不了解現(xiàn)在的教育教學情況,有很多困惑,也免不了出現(xiàn)教育偏差,但出發(fā)點是對孩子的愛,而老師是教育者,有一定的經(jīng)驗和教育學、心理學知識,也希望考學生取得好成績。所以父母和老師要相互信任,開啟溝通之門。
3、認識與任課老師溝通的必要性
一些家長認為孩子成績不理想,對孩子不聞不問,甚至為和老師溝通感到難堪,覺得只管好孩子的后勤工作就好,功課有學校和老師,沒必要和各科老師溝通,這是不對的。最清楚了解孩子各科學習情況的是各位任課老師。父母要提高與任課老師溝通的意識,積極主動聯(lián)系老師。孩子上課聽講狀況、作業(yè)狀況、每個階段的復習方向和知識掌握情況都在任課老師的掌握之中。父母和老師溝通好后再對孩子做必要的督促、指導,才能促進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同時,也能讓老師更多地關注孩子。
初中怎么提升成績:
1、抑制天性
對于學生來說,不愛學習、不想學習是天性,而如何能夠抑制住自己的天性,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中的重要一課。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長時間的行為慣性,而學會在上課走神的時候,提醒自己一句;在想要拖延完成作業(yè)的時候,逼自己一把,日積月累過后,那么自然會改變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2、杜絕低效率學習
很多學生在學習上無法堅持下去,是因為學習方法不夠高效,進而導致學習陳果不佳,自然會導致學習積極性下降,而首先要避免的就是低效率學習。努力學習不僅僅是指用更多的時間看課本、做卷子,更重要的是要將知識點更高效率的記憶,而不沉浸于于“自我感動”的假努力中,才是提高學習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