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孩子厭學不去學校應該說不太正常,這個年齡厭學的畢竟屬于少數。因此,作為這部分孩子的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不管是孩子受哪方面的影響,都要一一去解決引導,讓孩子從困境中走出來,看到學習能夠帶來的光明的未來,然后鼓勵孩子好好學習。
12歲孩子厭學不去學校如何教育?
1、家長改變不科學的教育方法
孩子如果經常挨父母的打罵和懲罰,就會產生厭學情緒。家長應該為孩子創造溫暖寬松的學習環境。克服厭學情緒很重要的一點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家長讓孩子認識到自己并非各方面部差。家長要幫助孩子成功。
2、告訴孩子不上學的后果
孩子說出自己不想上學,但是他們肯定是不知道不上學有可能產生的嚴重后果,只認為不上學之后的日子是輕松自由的。父母可以心平氣和地和孩子分析不上學、不學習之后,孩子的人生將會是如何走向,讓孩子知道沒有知識、沒有文憑的人,將來在社會上會非常艱辛。
3、創造有趣的學習體驗
我們都知道,學習不應該只是枯燥的功課和考試壓力。我建議可以通過創造有趣的學習體驗,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例如,我們可以運用故事、游戲和實踐活動,讓知識更生動有趣,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想象一下,如果我們將學習變成一場冒險,孩子們將會更加投入和享受學習的過程。
4、了解孩子的學習風格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學習風格和喜好。有的孩子喜歡聽講座,有的喜歡動手實踐,而有的則更擅長圖像化思維。作為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風格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設計適合他們的學習方式和材料,提高學習效果。例如,如果孩子是視覺學習者,我們可以使用圖表、圖像和顏色來幫助他們理解和記憶知識。
5、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定期復習、按時完成作業、合理安排學習時間等。逐漸養成這些習慣,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和自律能力。當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后,他們會更有動力去學習,并且能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學習時間和任務。
6、建立正面榜樣
家長和其他家庭成員要做一個積極的學習榜樣。孩子更容易受到身邊人的影響,如果他們看到家長重視學習,會更愿意模仿。
12歲孩子厭學不去學校的原因:
1、學習內容枯燥乏味: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感到學習內容過于單調乏味,缺乏趣味性,導致他們產生了學習疲倦感。
2、學習壓力過大:家長可能會給孩子們設置過高的學習目標,這會導致孩子們感到學習壓力過大。
3、監管過于嚴格:家長可能會過于強調孩子們的學習,過于監管他們的學習,導致孩子們無法自由地探索學習過程。
12歲孩子厭學不去學校的后果:
1、容易沉迷網絡游戲
每到假期,就有許多家長發愁:放假后孩子放飛自我,天天晚睡晚起,一睜開眼就是手機,吃飯上廁所都不離手,到底該怎么辦?假期尚且如此,孩子不上學后,更容易沉迷手機網絡游戲。沒有家長的嘮叨,沒有學習的煩擾,孩子更容易深陷于虛擬世界之中,不愿回到現實。
2、難以適應社會
如果學生在求學階段沒有經歷過正常的學校生活,可能會難以適應社會環境,甚至在成年后難以融入社會。
3、孩子容易誤入歧途
孩子休學后,往往就會變成學校不再管、社會無人管,家長沒法管的“三不管”狀態。青少年階段的孩子缺乏對事物好壞的分辨能力,也缺乏對于違法行為、法律的認知。極易受到社會不良小團體的拉攏,成為人人避而遠之的“社會混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