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學習壓力的增大以及父母給的期望太高,感覺自己壓力太大而對學習失去了興趣,更為嚴重的就是叛逆期孩子厭學,這一點是很多家長都比較頭疼的一件事情,針對 初中生叛逆厭學對策有哪些?
初中生厭學的對策:
1、平時多與孩子進項交流
家長與孩子多進行交流,任何時候都是非常需要的,特別是在孩子叛逆期的時候,因為大人如果不注意,叛逆就會給孩子帶來許多的傷害。因此,孩子在叛逆的時候家長不要指責和打壓。可以試著和孩子多交流,搞清楚孩子到底需要什么,適當地尊重他們的一些決定,稍微放開自己的心同時也要試著打開孩子的心,只有在交流中發(fā)現問題,才能在實際中生活中去解決。
2、不要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記住不要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這樣不但會教育不好孩子,還會讓你和孩子之間產生隔閡。孩子尤其是在叛逆期的時候,家長如果每天不停的說教孩子的話,孩子不但不會他你的話,還會向家長所希望的反方向走。家長可以對孩子進行教育,但是教育要選對方式的去教育,選對時間,家長不要帶著不好的情緒去批評孩子,家長要冷靜,語氣溫和的對孩子進行教育,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很好的結果。
3、幫孩子找到學習的動機
幫助孩子找到學習動機,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愛、關注與被需要的感覺。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除了生存與安全感外,人還要有愛和歸屬、自尊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作為學生來講,生活中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如果,在學習中他們能夠滿足這些需求,自然也就不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4、對孩子進行學習上的引導
對孩子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讓他們了解學習的本質,關注學習過程本身,而不是為成績所累。很多時候,孩子并不清楚學習應該學什么,學習到底有什么意義,現行教育體制對成績的強調幾乎是他們對學習的唯一印象。這樣,成績不好的孩子對學習的厭惡也就非常自然了。此外,很多孩子非常渴望學好,但卻缺乏正確的方法,久而久之他們的自我效能感會大幅下降,對學習產生習得性無助等問題,因此就開始逃避學習。
初中生叛逆厭學的原因:
1、家長對孩子過于嚴格
現如今很多家長對孩子都寄予厚望,從小就對孩子嚴格要求,很多的孩子都是平時上完課后,利用休息時間去額外的學習、上補課班等等。家長將孩子休息的時間安排的滿滿的,有的家長看到別人家的小孩學什么,就要自己的孩子學。孩子處于長時間的壓力下,就會出現不想上學的心理。
2、老師不當的授課方式
很多的老師在講課的時候,對于一些孩子講話的時候會出現過于嚴厲,或者傷害自尊心的表現。這樣就會讓學生感到自卑、憤怒,如果學生在課后沒有及時得到排解,這樣就會產生孤立的情緒。慢慢的就會出現不想上學或者厭學的心理。
3、學習方法不當
還有一種情況也會導致學生不想上學,那就是自己沒有找的一個好的學習方法,這樣無論自己平時怎么努力,課堂上面多么認真聽講,成績都會上不去,孩子會出現消極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