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嚴峻激烈的教育競爭中,不少家長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給孩子們帶來了不小的壓力,甚至很多學生都產生了厭煩學習的情緒。 初中生的厭學尤為突出,有的還伴有抑郁、躁狂、嚴重的負面情緒。
初中孩子厭學咋辦?
1、家長要客觀、合理地估計孩子的學習狀態。不要把自己對知識的未完成的渴求加在孩子身上,對孩子期望過高來彌補失去的東西。使孩子在超負荷壓力下,對學習和掌握知識產生厭煩。我們應該做出正確的估計,既不能盲目樂觀,也不能低估。
2、家長要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孩子厭學的顯著特點是沒有自信,家長要適當降低對孩子的要求,建立情境,讓孩子嘗到成功的滋味,體驗成功的喜悅,自信,克服自卑,多傾聽,多安慰,多關心孩子的身心,糾正孩子厭學的問題。
3、家長要給孩子一個輕松的家庭氛圍,不要整天勸誡孩子,道理、比喻、例子,雖然對孩子的生活照顧很好,但是讓孩子沒有真正感受到安靜、溫馨的生活環境。
4、家長要注意鼓勵孩子的方式。學會表揚和鼓勵,家長要明白,語言表揚對鼓勵孩子的學習會起到很大的作用,及時給予鞏固孩子的進步。在批評孩子時適度。平時要多表揚,少批評,少指責,批評太多,會讓孩子情緒低落,學習更容易出錯。
5、家長也可以嘗試利用興趣和學習之間的轉移。因為特殊的技能,孩子往往會得到學校和家長的表揚和鼓勵,讓他們的興趣在不知不覺中轉移到學習上,從而發揮出彼此的優點。
6、家長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原則上可以指導孩子的學習,但絕不是什么都做,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樹立責任感和獨立性。
7、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學習方法。合理利用時間和大腦,不搞疲勞戰術,質量取勝。
8、做孩子的朋友,了解孩子,幫助他們,尤其要給予肯定,讓其自信。為他們伸出友好之手,讓他們融入集體,不被人際關系困擾,數據顯示,很多學生的心理問題都是家長和老師不重視的結果。
初中孩子為什么會厭學?
第一,錯誤的學習目的。
這部分學生大多學習成績差,學習被動,學習感覺枯燥乏味。認為學習是件苦差事,但迫于老師、家長的壓力,每天都得背著書包上學。
第二,家長疏于陪伴。
有些父母忙于自己的事業,掙錢養家糊口,忽視了孩子的教育。而有的父母對自己的生活態度很消極,整天打麻將,大吃大喝,無所事事,沒有追求。
第三,學習目標不明確。
很多學校只追求升學率作為主要目標,很難針對厭學學生的特點進行教育。隨著時間的延長、考試次數的增多等因素,一些學生不斷產生新的學習困難,產生更多的厭學情緒。
第四,一些教師對健康學生和厭學學生的教育價值觀不同。
客觀上造成孩子學習機會不均。教師對厭學學生的負面期望影響他們的自我判斷,使他們失去繼續學習的興趣、信心和動力。
第五,不良的社會風氣和文化對孩子也有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