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遇到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多,他們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不愿意再做一個沒有思想的傀儡,為了表現自己的成長,會做出一些叛逆的行為。15歲的孩子正在上初三,叛逆的行為會更嚴重,叛逆到一定程度,他們會連學校都不去了。當今的社會一個初中沒畢業的孩子很難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因此為了孩子的未來著想,家長要盡早想辦法解決他們叛逆的問題。
15歲叛逆期的女孩子怎么去引導?
1、和孩子溝通。
在實際生活中,父母和孩子溝通確實是挺難的一件事情,因為叛逆期的孩子,常常封閉自己,不愿意和父母說心事。這個時候,父母一定想辦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比如和孩子說說自己小時候的事情,或者陪孩子出去旅行,了解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2、父母要關注孩子是否有很大的壓力。
15歲孩子的壓力相對來講確實大了不少。有的孩子自我調控能力和疏導能力不太強的情況下,家長就應該及時地去幫助孩子梳理情緒。多關注孩子的成績浮動,作業完成質量,用一種交流詢問的口吻和孩子對話,這樣才能減少孩子叛逆的行為。
3、要適時表揚,給予信心。
家長要學會發現孩子的優點,對叛逆的孩子尤其重要,每天要表揚孩子的一個優點。再叛逆的孩子,哪怕在你眼里看到的都是缺點,都是錯誤,但是你一定要相信,再壞的人身上也依然會有一些亮點,講出來告訴他,讓孩子看到光明和希望,增強信心,只有這樣,叛逆的孩子慢慢才會軟化。
4、給予孩子適當的空間。
讓孩子有機會探索、接受挑戰,讓孩子有自主權,在可控的范圍內自由發展,這樣孩子才能在安全的環境中表達自己的觀點,不會因為家長的一點點強加而感到壓抑,從而不斷的叛逆。
5、循序漸進鼓勵孩子的自主性。
家長要慢慢的放手,讓孩子有適度的自由和決定權。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提出建議,和孩子平等交流給他指導,讓孩子慢慢懂得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這樣才能夠一點點成長成熟起來。
6、吸收教育知識。
社會在變化,孩子的成長環境也在變化,那么教養方式自然也要不斷進步。身為家長,就要責無旁貸地主動吸收教育新知。吸收新知可以幫助家長跳出自己的成長經驗,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觀念。
15歲叛逆期的女孩子會有的表現有哪些?
一、不愿意和家長一塊出去。
叛逆期的孩子都不愿意跟家長一塊出去,她們會覺得自己已經是個大人,不用什么事情都要和家長一塊,自己完全能夠解決。
二、有很強的反抗心理。
總覺得老師對自己不公平或者父母總是約束自己,所以就會試圖與權威對抗,比如與父母吵架、與老師對著干等。
三、特別注重個人的形象。
叛逆期的女孩,對時尚有了一個模糊的概念,開始有了愛美的想法。學校發的校服他們不喜歡,而喜歡一些奇裝異服。喜歡燙頭發,戴首飾,把自己打扮得很成熟,吸引了不少人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