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初中的孩子還不知道學習的意義,所以就會畏懼困難,不愿意吃學習的苦,所以才會有不愿意上學的念頭。作為家長當然不能看著孩子走輟學這條路,我們一定要穩定自己的情緒,用科學的方法,向孩子傳達正確的理念。
初中孩子不愿上學怎么辦?
1、不要打罵
切忌孩子一說出來不想上學,父母就開始動手,或者把孩子批評的一無是處,要知道父母這樣做不僅會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讓孩子徹底失去與父母交流的欲望,還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讓孩子對上學這件事越來越厭惡,所以父母面對這種情況一定要先保證自己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
2、家校共育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在家庭中的言傳身教,也離不開學校老師的諄諄教導。這時,想深入了解“初中生不肯去上學”的原因,建議父母和老師坐在一起,深入交流和溝通,找到孩子不愿意上學的原因,家校共同努力,幫孩子解決后顧之憂,讓孩子能輕松愉快地融入到學校的學習氛圍中。
3、幫孩子找到學習的動機
幫助孩子找到學習動機,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愛、關注與被需要的感覺。除了生存與安全感外,人還要有愛和歸屬、自尊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作為學生來講,生活中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如果在學習中他們能夠滿足這些需求,自然也就不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4、鼓勵孩子嘗試不同的事,直到發現興趣所在學習興趣
首先要觀察孩子的興趣是什么,從孩子感興趣的事入手,然后把興趣變成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對于那些不知道自己興趣在哪兒的孩子,可以先嘗試不同的事情直到他們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這一路嘗試孩子也會一直在學習,一旦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就會加速前進。
5、制定目標和規劃
初中生可能因為迷茫而產生厭學,就是不知道學習的目的以及方向,其實在每個不同的階段,迷茫都會存在。解決迷茫最好的方式,便是充實自己的生活,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制定相對較為簡單的目標,實現的幾率比較高,以此來激發自己的動力。
6、注重陪伴
有的孩子不想上學,可能與父母長期忙于工作忽略孩子的成長有關,這時不僅父母需要作出反思,抽時間陪伴孩子,而且要在陪伴中找到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增加親子活動改善親子關系,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家庭氛圍中健康快樂成長。
初中孩子不愿上學有哪些表現?
1、成績突然下降
當孩子的學習成績不穩定或者與中學之前的學習成績開始存在比較大的落差的時候,家長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幫助孩子正確認識這種不同學習階段的差距,明白存在差距是正常的,避免因為成績落差引起中學孩子厭學情緒,引發厭學行為。
2、孩子很少談到學校生活
當讀中學的孩子在家庭中很少談到學校的生活時,家長應該明白,孩子在學校的生活出問題了。對中學生來說,一天中主要的活動時間有四分之三的時間在學校學習,學校生活是他們生活的主要內容之一。當談話中避開學校的人或者事不談的時候,肯定是對學校生活存在逃避態度,一些小事都可能引起中學生厭學情緒的暴漲。
3、孩子帶負面情緒談及學校人與事
中學生處于青春叛逆期,做是很容易情緒化,當他們談及到學校中遇到的人與事時,如果帶著明顯的負面情緒,孩子很可能就是因為遇到難以理解的事物,比如說對老師,對同學,如果家長不及時對這種負面情緒進行疏導,孩子可能會恨屋及烏,將對個別人的情緒擴大至整個學校環境,拒絕進入學校,產生中學生厭學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