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小學主要學習語數英三門主課,升入初中后課程一下子增加到八九門,負擔一下子加重了很多,有點時間不夠用,每天都是做不完的作業,記不完的知識,再加上父母報的各種興趣班,孩子很少有自己的時間,時間一長的話,孩子就容易產生厭學情緒,最后導致不想上學了,那么初中生就是不想上學怎么辦呢?
初中生就是不想上學怎么辦?
一、覺得讀書太難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家長和老師要教會孩子如何去學習。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只有懂得了學習,學起來就會輕松些,就會越來越有興趣。教會學生如何去學習,包括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技能,學習策略,各種記憶方法,解題方法和技巧等。當學生學習成績越來越好的時候,他的勁頭就會越來越足。
二、網絡游戲對孩子的影響。一旦孩子玩游戲上癮,精神就會被游戲所控制和麻醉。他們只有在游戲中才能得到快樂,如果不玩游戲或者別人阻止他玩游戲,他們就會感到非常地憋氣和難受。此種心境下,也會對學習失去興趣。因此建議關閉網絡游戲,只允許極少的有教育意義的、高雅的不容易上癮的游戲存在。
三、學習負擔重,感到受不了,學習壓力特別地大。孩子不想上學,有可能成績也不錯,但是學習負擔重,長期的壓力使他不堪忍受,覺得生活中少了很多的快樂,覺得人生原來是這么的苦。在這樣的心境下,孩子容易產生逆反心理,覺得自己讀書,有很多被逼的因素在里面。這種情況下,孩子或學生容易產生抑郁、沉悶的情緒。當然也會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疾病,出現抑郁,焦慮,妄想等癥狀。在壓力長期作用下,他們有時強烈地希望擺脫這種不堪重負的生存學習環境,一旦有某種不良誘因產生,比如因上課溜號或某次作業沒完成等原因而受家長或老師的嚴厲斥責、批評等,可能會使他們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和應激反應,導致不想上學的對抗心理產生。
四、沒有興趣,缺乏動力。家長和老師要幫助孩子或學生樹立遠大理想,有理想才能夠有動力,并為之而奮斗。另外,要讓孩子知道讀書的意義,懂得“事不經過不知難,書到用時方恨少”,“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道理。
五、學習基礎太差,成績跟不上,覺得沒有未來或前途,在學習上沒有什么獲得感。這種情況下,家長和老師就對孩子或學生要求不能過高,只要他每天能夠進步一點點就行了。老師對基礎差的學生要進行特別的愛護和關懷,不可歧視和放棄,要進行因材施教式的教育。盡量從他們的實際情況出發,盡量地簡單一點,讓他們在簡單中感覺到進步,然后逐步提升他們的學習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