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時,孩子處于青春期,也處于叛逆時期。當孩子不想上學時,父母需要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心理教育,以免孩子誤入歧途,對孩子的未來造成不良影響。
13歲孩子不愿意上學怎么辦
1、耐心了解情況
家長應耐下心來了解情況,也可以從側面問問他的同學。如果情況屬實,家長不要過于激動,也不要過激,因為都是十三四歲的孩子,不懂事,陪同孩子到學校向老師反映就可以了,并鼓勵自己的孩子繼續上學,有事向老師、向家長反映。
2、引導孩子學會學習方法
對于孩子不上學的問題,家長需要幫助孩子找到一些比較有效的方法,比如:讓孩子學數學,學語文,英語這三門科目,讓孩子通過自己的理解來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這些方法能夠讓孩子逐步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方法。
3、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有些時候孩子不愛學習或者抗拒學習是因為不了解學習的真正含義,家長可以向孩子了解一下孩子的性格,和孩子一起探討學習問題,從而真正了解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然后再對癥下藥,幫助孩子解決情緒問題。
4、傾聽孩子的問題
父母常要傾聽孩子訴說的問題,并和他們詳細討論這些問題。如果孩子愁眉苦臉或沉默寡言,家長要深入了解他們,因為孩子常常不愿意自己說出他們的憂慮。父母有時候可以和孩子聊天從各方面了解孩子平常在學校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幫助孩子解決學習生活上的問題。
5、不要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記住不要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這樣不但會教育不好孩子,還會讓你和孩子之間產生隔閡。孩子尤其是在叛逆期的時候,家長如果每天不停的說教孩子的話,孩子不但不會聽你的話,還會向家長所希望的反方向走。家長可以對孩子進行教育,但是教育要選對方式的去教育,選對時間,家長不要帶著不好的情緒去批評孩子,家長要冷靜,語氣溫和的對孩子進行教育,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很好的結果。
6、積極的引導壞情緒
如果孩子成績不理想,產生了失望焦慮的情緒,千萬不能郁積于心、耿耿于懷、放不開、丟不下。告訴孩子,這是人之常情,每個人成績都會有起伏,要對考試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然后,可以多讓孩子聽聽舒緩的音樂,帶孩子到環境優美的地方放松一下,或者陪孩子做運動,直到大汗淋漓,壞情緒自然不告而退。
7、拓寬孩子的視野
對于每個孩子來說,成功的道路不是唯一的,總有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這是一個飛速發展、充滿變革的社會,如果父母還是只讓孩子沉浸在書本之中,天真地認為好好讀書就能夠“走遍天下都不怕”,那么我們的孩子很快就會被時代甩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