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男孩不愿意上學且拒絕交流怎么辦?
1、父母要學會換位思考
13歲的孩子會有很多的想法和要求,在父母的眼里都是非常可笑的。那面對孩子的這些無理的要求時,就會表現出不回應或者直接拒絕,這時就會讓孩子感到父母對自己不尊重,從而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引起父母的注意,讓父母感到他的存在。所以,我們父母要多關心孩子的心理和生活,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時刻在關心他,關注他。
2、不要急著打罵,要冷靜處理
很多家長一聽到孩子說不想上學,就火冒三丈,對著就是一頓霹靂吧啦的訓斥甚至是動手揍孩子,逼迫孩子去上學。父母這樣不分青紅皂白的打罵,會拉遠自己和孩子的距離,讓孩子不愿和家長交流,甚至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導致孩子更不愿意上學,最終發展到無法控制的局面。
3、弄清楚孩子不愿意上學的原因
家長不要一聽到孩子不愿意上學就雷霆震怒,對孩子批評指責。每個孩子不愿意上學的背后都有原因,可能是不適應學校的環境,可能是社交能力不行,交不到朋友,感受不到快樂。可能學習壓力太大,逃避學習。家長要多給孩子一些耐心,了解孩子不愿意上學的原因,知道了原因,才能對癥下藥。
4、學會與孩子溝通
溝通,很普通卻也是教育孩子很重要的一門學問。孩子不愿意上學,家長一定要和孩子心平氣和的進行有效溝通。溝通,是雙方都說話,是一種你來我往的過程,而不是家長單方面的說教式溝通。
家長在溝通過程中要慢慢的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并理解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共同探討怎樣幫助他走出不愿意上學的困境。一定要注意,有效溝通是為了解決問題,并不是為了說教孩子,所以就算不認同孩子的說法也要耐心聽完,再發表自己的意見,語氣一定要平和,不可產生爭執。
5、父母要去不斷地學習成長
唯有成長才能成就,青春期孩子不僅面臨著學業的問題,還面臨著成長的煩惱,人際關系的困擾,情緒的控制以及其它問題。
那家長就要不斷地學習成長,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接納孩子的不完美,然后對孩子寬容、慈愛,幫助孩子管理好情緒,用欣賞的語言為孩子加油,用贊美的語言為孩子喝彩。當孩子心中沒有太大壓力,又能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的時候,那么孩子在學習上就會主動去學習了。
13歲男孩不愿意上學且拒絕交流的原因:
1、家長過度溺愛。有的家長非常溺愛孩子,總是替孩子解決學習上的問題,從而影響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孩子缺乏學習能力,做不到獨立自主學習,從而難以對學習產生興趣。
2、父母的期望值過高。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很多家長都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對孩子奇予的期望過高;使得孩子和父母之間產生矛盾,進而對學習不感興趣。
3、同學關系不好。孩子在學校里與老師同學關系達不到睦相處,有孤立和被排擠的心理感覺,如果長期得不到釋放與傾訴,慢慢地就會厭煩學校和學習。
4、孩子不會學習。學生自身對于學習沒有明確的目標,只是接受家長和老師填鴨式的灌輸,學習帶有盲目性,自然就缺乏學習的動力。
5、家庭愛的缺失。有的家長感情不是很好,只是湊合在一起過日子而已,經常在孩子面前吵架,這樣的話孩子內心處于分裂狀態,就會對學習不太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