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哪個孩子天生愛學習、有毅力,也沒有哪個孩子小時候總是半途而廢,長大后就突然擁有了堅持這個好品質,所以,如果想要孩子成為因努力而成功的人,那么就不要放任孩子,父母的及時的幫助將會拯救孩子于水火中,那么,初中生不想學家長該怎么引導呢?
初中生不想學怎么引導:
一、降低對孩子的要求,確定小目標。孩子學習中家長不能急功近利,可以看看孩子哪科成績偏弱,給孩子一個可以攀上去的臺階,目標達成了,孩子就會有小小的成就感,可能下下次,他會主動查找自己學習中的問題,孩子學習的勁頭就會越來越大。
二、及時鼓勵孩子,允許成績有小范圍波動。“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所有家長的心愿,但有的家長期望值太高,不允許孩子學習成績有波動,這次下降一點點就急不可耐,老是在孩子面前嘮叨,甚至拿成績好的孩子反復和自己孩子比較,這樣很是傷孩子自尊,再想學習的孩子恐怕也會絕望。
三、培養孩子興趣愛好,促進孩子身心愉快的學習。一個成績優秀的孩子,他(她)的興趣愛好也是廣泛的,他會(她)是一個在音體美方面也不弱的孩子。不會是一個只讀“圣賢書”書的書呆子。勞逸結和恐怕是大家都懂得的道理,該學習時學習,該運動時運動,還唱歌時唱歌,該打球時打球。總的說來,犧牲孩子興趣愛好,悶讀苦讀,效果不佳,興趣不濃,倒不如讓孩子在自己的興趣愛好達成后,靜下心來在學習,他也會安心,效果必然顯著。
四、積極的和老師進行溝通,找到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對癥下藥,不要盲目的去責怪,因人施教,實在不行就讓孩子做自己有興趣的科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社會需要各方面人才。
總的說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一旦對學習有了興趣,就會變被動為主動,不需要家長老師苦口婆心說教,古人也這么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就是說的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