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時偷針,長大偷金。對于一個人的盜竊行為,從小就應該嚴加教育。尤其是對于偷手機這種價值比較高的情況,如果孩子成年了,是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所以,家長一定要嚴肅對待孩子偷手機的行為,千萬不要等到以后后悔。
初中孩子偷手機怎么處理?
1、溝通
在糾正孩子的錯誤之前,先真誠地請求孩子陳述一遍事情的經過,鼓勵孩子說出真相,了解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接納他當時的感受,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這一過程確保愛的信息得以傳遞,讓你和孩子之間建立親密和信任。
2、巧用轉化教育
當家長發現孩子初有偷竊行為的時候,家長還應先冷靜下來,給足孩子的面子。切忌不能和孩子大發雷霆,劈頭蓋臉的一頓訓。家長還應耐心的教育孩子不要繼續偷竊。將孩子犯的錯作為一次良好的教育機會,讓孩子意識到偷是一種嚴重錯誤的行為。
3、鼓勵孩子親自處理
有的家長擔心傷害孩子自尊心,于是就背著孩子將東西還回去,幫助孩子處理。這樣是不對的。也許孩子在還回去的過程中會感到羞恥,不好意思,但正是這樣的心理過程會讓孩子牢牢記住自己之前的做法是不對的。所以一定要鼓勵孩子自己將東西還回去,和對方說對不起,如果孩子不敢,可以帶孩子先演練幾遍。
4、和孩子制定誠信的規則
可以與孩子制定一些規則,并以此來培養孩子的誠信品質。比如:在滿足孩子需求的時候,可以給孩子制定一個小目標,完成了什么事即可實現。
5、給予孩子更多關愛
有些孩子偷東西并不是因為物質需求的缺乏,而是由于父母情感關愛的缺失,他們希望以此得到父母的關注,哪怕得到的是父母的批評。有些家長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整天忙于工作,孩子缺少陪伴,就會通過偷東西來緩解內心的孤獨,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愛。所以,請家長們多給孩子一些關愛吧。
初中孩子偷手機的動機是什么?
1、尋求冒險刺激
有少部分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只是尋求冒險。他們覺得自己拿了別人的東西,只有自己知道,別人并沒有發現,這是一件非常神秘又刺激的事。
2、發泄自己內心的不滿
孩子“偷竊”東西,也可能是為了緩解心中的緊張或者發泄內心的不滿。有些初中孩子的心理壓力特別大,無處發泄,也會通過偷這一行為來發泄自己內心的不滿。
3、為吸引別人注意
現在很多家長都忙于工作,對孩子的關愛很少。如果孩子缺乏關愛,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便會去拿不屬于自己的東西,用以向別人炫耀,或者將偷來的東西送給別人以換取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