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孩子進入叛逆期,其實孩子的內心也很矛盾,他們既想要自由不受約束,又想要父母更多的關愛,他們缺乏正確處理不良情緒的能力,因而也便有了種種叛逆行為。對于這個特殊時期,家長的做法最為重要,家長一定要給孩子適當的愛和教導,讓孩子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時刻端正自己的行為。
初中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
1、家長應理解關愛孩子
家長要多陪伴孩子,讓孩子獲得安全感和溫暖,避免放任不管,不要過分責備孩子,應給予鼓勵和關愛,可逐漸改善孩子的叛逆想法。
2、多和孩子溝通交流
家長在平時應多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與孩子溝通時應保持冷靜,避免態度過于強硬,避免以硬制硬,也不能夠強制執行來解決問題,鼓勵和獎勵孩子,逐漸改善孩子的叛逆心理。
3、關心和愛護孩子
多給他們一些微笑,多對他們的所作所為感興趣。對他們的任何努力和成功都給予贊揚和鼓勵,即使這種努力和成功是微不足道的。贊揚和鼓勵也能讓他有積極進步的欲望和動力。
4、保證孩子心情舒暢
要試著站在孩子的立場去考慮問題,應試著找出孩子抗拒心理的原因,如果是因家庭因素所導致,應幫助孩子打開心理的顧慮,使孩子的心態和心情得到放松,讓孩子逐漸接受和適應現實,有利于逐漸改造孩子的叛逆。
5、讓孩子自己嘗試做決定
叛逆期的孩子實際上有一個心理就是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能夠自己去做一些決定了。所以家長也要打破常規教育的魚缸,讓孩子的成長多一種可能性。也許你多讓孩子嘗試做決定,他就不會對你的決定出現違背或者是不執行了。家長要把叛逆期的孩子當成一個平等的人對待,而不是一副自己就是真理的姿態,這樣孩子也不會做出太多叛逆的行為。
初中叛逆期的孩子是什么樣的心理?
1、盲目跟從“潮流”,易被不良行為誤導和引誘
初中生好奇心強,喜好新鮮事物,容易被社會上一些不良現象和行為所吸引,盲目跟從抽煙、酗酒、打架等不良行為,并把這些行為作為自己很酷、與眾不同的表現。
2、盲目自負與自卑,情緒波動較大
伴隨青春期自我意識的迅速發展,他們對自我評價過高,經常夸大自己的能力和優點,盲目自信,甚至會居高自傲、盛氣凌人,嚴重者發展為自負。經歷挫折和打擊后,又盲目自卑,一蹶不振,缺乏對自我的正確認知與客觀評價。
3、討厭家長的說教,指東往西
伴隨初中生成人感的增強,渴望擺脫家庭的束縛,不希望家長把他們當作孩子來看,喜歡跟家長對著干:你指東,我偏往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