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的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往往也伴隨著叛逆情緒。家長教育14歲的孩子,應該以溫和的引導教育為主。如果家長繼續想要用權威教育孩子,最終只會導致親子之間不痛快,而且會讓孩子的叛逆情緒愈加嚴重。
對于14歲的孩子該怎么教育?
1、接納孩子
很多時候14歲的孩子不是故意和家長對著干,而是由于青春期的家庭教育或生理原因,還有生活環境的影響導致。所以家長們了解了這些成因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納和理解孩子,不要再埋怨孩子。
2、陪伴孩子
14歲的孩子有一個心理特點,就是他們經常處在混亂和矛盾的心理狀態之中。雖然他們覺得自己長大了,想像一個成人一樣去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但是因為他們缺乏相關的經驗,所以很多時候他們是失敗的。如果家長此刻能帶著無條件的接納和陪伴孩子,孩子會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叛逆就會減少很多。
3、多做運動
家長要鼓勵孩子多運動,比如打球、騎自行車、游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鏈孩子的體能,也會讓孩子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舒緩孩子的壓力與情緒,并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4、夸獎孩子
孩子的自尊心也是很強的,有時候一句責備的話能讓他難受很長時間。相反,多鼓勵鼓勵孩子,會讓他干勁十足。
5、父母要留下一些時間
父母關愛孩子,但不能成為孩子的保姆,上下學接送,孩子看書,自己陪讀,一切圍著孩子轉,讓孩子產生依賴性。父母應該主動地尋找一點時間和空間,暫把孩子放在一邊。這不是不管孩子,只是為孩子創造更好的心理環境。
6、尊重孩子
父母應避免對孩子的行為過多的不必要的限制,尊重孩子,以朋友的身份平等地對待孩子,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去自由探索,這是從源頭上治理逆反心理和反抗行為的辦法,讓孩子感受到被了解、被接納、被理解。
7、互換角色
父母要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想問題、考慮問題、處理問題,同時也讓孩子做做當父母的角色,讓他體驗一下做父母的難處,角色的互換就很容易贏得相互的理解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