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同學在進入初二后,發現數學的學習跟不上老師的進度,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學習方法不對,對于一些基礎知識點還不夠重視。初二孩子數學成績上不去怎么辦呢?下面為大家做出介紹。
初二孩子數學成績上不去怎么辦
初二孩子數學成績上不去的幾個原因:(1)對初二數學知識點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層次上。(2)解題始終不能把握其中關鍵的數學技巧,孤立地看待每一道題,缺乏舉一反三的能力。(3)解題時,小錯誤太多,始終不能完整地解決問題。(4)解題效率低,在規定的時間內不能完成一定量的題目,不適應考試節奏。(5)未養成總結歸納的習慣,不能習慣性地歸納所學的知識點。
以上這些問題如果在初二階段不能很好地解決,在初二數學的兩極分化階段,同學們可能就會出現成績的滑坡。相反,如果能夠把握好學習數學的方法,初二的學習只會是知識點上的增多和難度的增加,在學法上同學們是很容易適應的。
1、多做練習題。在學好數學定理定義的基礎上,多做練習題,練兵就要打仗,學會了不運用很快就會忘記,為了強化記憶,每天適當的去做練習題,把沒做出來的,做錯的,對照答案或請老師講解,弄懂以后不要撒手不管,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回過頭來看一看,是否還會,是否有解題思路,這樣就變成了強化訓練。
2、作業的方法。初二數學學習往往是通過做作業,以達到對知識的鞏固、加深理解和學會運用,從而形成技能技巧,以及發展智力與數學能力。由于作業是在復習的基礎上獨立完成的,能檢查出對所學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能考查出能力的水平,發現存在的問題,困難。當做錯的題目較多時,往往標志著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上存在缺陷或問題,應引起警覺,需及早查明原因,予以解決。
3、勤總結。把每章的重點、難點、??碱}型等,全部按照一定順序記錄到筆記紙上,粘到對應章節中間。在讀書時,要對每個段落進行標記,比如“已經理解,不用再看”、“此題簡單、不用再做”等等,這樣,復習的時候,目標明確,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避免了時間的浪費,自然提高了效率。
初二數學成績上不去家長怎么做
很多孩子數學成績差的原因是學習自信心不足,初一階段的學習內容相對比較簡單,題目的難度也不大,這些孩子還能勉強應對,學習成績還過得去。但是,進入初二以后,知識點和題目的難度都有所增加,這些孩子就會出現成績急劇下滑的問題。
其實,并不是他們學不好,而是他們沒有克服困難的勇氣,遇到不理解的知識點,就采取囫圇吞棗的學習方式,遇到有難度的題目,就干脆不做了,得到正確答案以后,也不深究這些題目涉及的知識點和解題方法,自然就會出現成績下滑的問題。
對于數學成績差的孩子來說,提高成績的最佳方法就是從做基礎題入手。因為基礎題的難度不大,與知識點的關聯性強,只要孩子認真審題,就能找到與之匹配的知識點,做題的準確率也比較高,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學習自信心。而且反復做基礎題不僅能達到復習鞏固知識點的目的,還能總結出運用知識點解題的方法,為進一步做中等難度的題目奠定堅實的基礎。
當然,家長還要督促孩子在做熟基礎題以后,逐步提升解題難度,向中等難度的題目進軍。因為這類題型是初中數學考試的主要題型,更是中考試卷中占分比例最高的題型,只有保證這類題型的得分率,才能取得不錯的考試成績。當然,剛開始做中等難度的題目時,孩子會遇到一些困難,所以,不要急于追求解題速度,而是要仔細地審題、分析解題思路,并在做完題后認真總結解題步驟和方法,這樣做才能逐步提高解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