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的孩子,常常會讓家長很頭大,你讓他們往東,他偏要往西,你讓他這樣做,他偏要那樣做。12歲的孩子剛剛進入青春期,他們的生理跟心理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渴望獨立,追求自由,他們希望得到家長的尊重跟信任,如果家長沒有滿足孩子的這些需求的話,孩子自然會變得叛逆起來。
十二歲男孩叛逆怎么辦?
一、不要一味談學習。
在跟青春期的孩子交流的時候,家長如果總是一味地開口便是成績、學習,會給孩子造成壓力,讓孩子懷疑家長的交流動機。可以嘗試找一個輕松的話題,待孩子情緒穩(wěn)定下來,打開話匣子再談正事。
二、換位思考。
其實每一位家長也是從青春期長大的,也有過叛逆期,在面對孩子的逆反心理的時候,要多換位思考,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想想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做,找出問題的原因,才能減少孩子的逆反心理。
三、尊重孩子的個性。
每個人成長環(huán)境不同,個性特點也有所差異。有的孩子個性溫和,有的孩子內心非常堅強。如果孩子個性敏感易怒,家長要多聽聽孩子的想法,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與自由,千萬不要“硬碰硬”,這樣會使親子關系變得更加融洽。
四、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
孩子叛逆常常出現(xiàn)在個人領域,比如從來不疊被子,上廁所看手機……孩子覺得這些是自己的事情,但父母則認為孩子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主導權,青春期是孩子探索主導權重要的階段,家長要給予他們足夠的空間。
五、同孩子做協(xié)商。
不要總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連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當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協(xié)商,各退一步也許是很好的方法。
六、引導孩子發(fā)展興趣愛好。
應該積極引導孩子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只有孩子有足夠多喜歡做的事情,而且樹立非常好的人生目標,才能夠積極、主動的努力奮斗,減少叛逆對自己的影響。興趣愛好可以讓孩子生活的快樂而幸福,可以讓孩子變得充實而獨立,從而減少叛逆行為的出現(xiàn)。
七、讓孩子去體驗。
如果孩子老是聽不進大人的話,那么在保證安全和沒有惡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會“自食惡果”的滋味。通過自身的切實體驗,孩子將能深刻領悟到家長的教導有多么正確和重要。
八、吸收教育知識。
社會在變化,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也在變化,那么教養(yǎng)方式自然也要不斷進步。身為家長,就要責無旁貸地主動吸收教育新知。在傳統(tǒng)的親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權威來教育孩子,而打罵處罰更是權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幫助家長跳出自己的成長經(jīng)驗,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