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叛逆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長要正確看待,不要太著急,更不要與叛逆期的孩子針鋒相對。只要仔細分析原因,采取正確的方法,就能從容應對。
十二歲的孩子叛逆怎么辦?
1、家長不顧孩子的個別差異和意愿,強行“定向”。
一些爸爸媽媽望子成龍心切,他們要孩子學這學那,如果不完成“任務”,就要給予懲罰。這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對立情緒。
2、父母對孩子的過分遷就。
過分的溺愛和遷就讓孩子認為犯了錯誤是不會受到批評的,慢慢的孩子就開始是非不分了,等到父母想管教孩子時,孩子就會出現逆反現象了。
3、家長對孩子的不尊重不夠。
人與人的相處,是起著相互作用的,好比你尊重我,我尊重你,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家長與孩子的相處也是如此。身為家長,必須注意自己與孩子親子溝通的方式。很多時候,孩子不一定有叛逆心理,可能他說了一句話,父母覺得不滿意,就大聲罵他,孩子受到刺激,也變得大聲對抗,或以沉默的方式抗議,或以其他行為抗議,如摔東西,打架斗毆,離家出走等。久而久之,孩子便會產生一種叛逆的心理。
12歲的孩子叛逆期怎么辦?
1、理解。
溝通是解決所有問題的基礎。對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首先需要學習的是理解。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身心都在發生很大的變化,面對這種變化,孩子其實是有些恐慌的。心理專家指出,青少年是在矛盾和痛苦中度過的,家庭作為孩子的避風港,如果沒有安全溫暖的效果,沒有給予孩子想要的關心、理解和支持,那么青春期就會成為孩子和父母都頭疼的問題,家庭會陷入不和。想要幫助孩子平穩的度過叛逆期,理解是很重要的。
2、尊重,對孩子的興趣表示寬容與接納。
12歲的孩子應該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和喜好。如果它們是正常的愛好,家長要尊重和理解。例如,孩子喜歡變形金剛和漫畫書。家長不要強加責任或覺得它會干擾學習就不讓孩子喜歡這些東西,這些做法會加重孩子的叛逆。
3、給孩子空間并信任他們。
叛逆期的孩子,任何一種行為都是正常的,只要他們沒有犯嚴重的錯誤,家長就不要大驚小怪。這是孩子自我成長的一種考驗和證明,家長要做的就是相信他們能做好,即使他們做錯了,他們也能從中受益,不會白白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