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孩子不愿和父母交流怎么辦?
1、懂得傾聽
孩子說父母要認真聽,不要隨意打斷他的話茬,也不要立即更正或評判他的觀點和做法。等他說完了再作平等的交流,語氣要平和和溫柔,批評要誠懇而又藝術,使孩子不生反感情緒。
2、父母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向父母陳述所承受的情緒壓力時,為人父母者一定要適當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并向孩子傳遞支持的信號。父母良好的情緒和支持的態度,都能溫暖到孩子,給予孩子面對未來挑戰的勇氣,當然,孩子也愿意向父母傾訴自己的心聲。
3、給孩子一個自由獨立的空間
青春期是一個人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期。孩子正處于成長的十字路口,需要我們的指導,而不是為他們做決定。父母應該允許他們在自己的空間里思考、鍛煉、接受測試、接受挫折、迎接挑戰和體驗成長。在關鍵時刻引導和幫助他們,而不是盲目地殘酷地強迫他們。
4、互相尋找共同點,遵守“準則”
家長要為孩子指導人生,但不要設計人生,即不要強迫孩子完全按家長的意愿去做事。其次,家長不要總是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要鼓勵孩子用個人的努力去實現自己的愿望,這樣會使得孩子在未來遇到挫折時能夠正確對待。
初三孩子不愿和父母交流的原因:
1、父母太過嘮叨
如果問孩子,為什么不愿意跟老爸老媽說話,最常聽到的回答是,他們太煩人了,煩是什么意思呢,青少年中的煩,指的是父母媽總是重復要求他們做同樣的事情,讓人厭煩。對孩子而言,不斷的重復,意味著不相信他們有能力做好這件事。
2、跟孩子“聊天”,話題只有“學習”
父母找話題和孩子聊天,總是沒完沒了地問孩子的學習情況,這樣會讓孩子感到很厭煩,總感覺話不投機。每天說的最多的話就是要把學習搞好,什么成績了、作業了、考試了、分數了。
3、不關心孩子內心的想法
有的時候孩子可能想同父母溝通,但是做父母的不關心孩子的內心,沒有耐心甚至聽不懂孩子說什么,從而武斷的認為是孩子在無理取鬧。而孩子又不知道父母到底在想什么,到底要他們怎么做,但是,孩子不是一個傀儡,也有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