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小女孩不聽話怎么辦?
1、關注和肯定孩子好的行為
你是怎樣知道自己是個勤奮、懂事、好學的孩子呢?肯定不是父母從小打出來的結果。小孩子的恰當行為被發(fā)現(xiàn)和肯定了,其逐步形成的自我意識中就充分識別了積極面,在未來不斷強化和拓展。注意不要泛泛地表揚和不切實際地夸贊,而是要真實可靠、落在實處。
2、與孩子平等對話
當我們與孩子溝通時,總是不自覺地端起長輩的架子,說些讓孩子厭煩的大道理。總是不自覺地展示家長的威嚴,生怕自己的氣場不及孩子,結果搞的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動輒形成劍拔弩張的氛圍。我們應放下架子,放下威嚴,與孩子進行平等的對話,以朋友的身份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讓他不再煩你、怕你、躲著你。
3、建立積極正向但不失權威的親子關系
歸根結底,父母若希望自己對孩子具有正面的影響力,最好先努力建設好親子關系。理想的父母是情感上可親可近、內心穩(wěn)定有力量、自身情緒穩(wěn)定良好的人。父母不強求在孩子身上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也不利用孩子來支撐自己的情感、提升自己的面子或發(fā)泄自己的情緒。
4、用自然后果懲罰孩子
孩子犯了錯,無須過多批評,讓孩子自己承受行為的過失或者錯誤造成的后果。家長還可以告訴孩子修正錯誤的具體方法,指導孩子自己去彌補錯誤。這樣不但讓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錯誤可能導致什么結果,也能夠讓孩子在承擔后果的過程當中產生悔改的想法,有利于避免孩子再犯同類錯誤。
5、不給孩子討價還價的余地
前后一致是管教孩子最重要的原則。當孩子一旦理解了他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后果時,就不要給他第二次機會了。一旦你給他第二次機會,孩子就會知道你說的話不一定算數(shù)。比如說你帶孩子去朋友家玩,你的孩子打了朋友家的孩子,這時你需要讓你的孩子向被打的孩子道歉,然后帶孩子離開朋友家。不管孩子怎么保證不會再打人了,你都不可以給他第二次機會,要馬上離開。
6、養(yǎng)成和孩子定時交流的好習慣
在大家都很放松的時候,家長需要和孩子坐在一起,告訴孩子你是個很認真的家長,你也會盡最大的力量來保護他、幫他成為一個負責的、有作為的及自信的人。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家里是要有家規(guī)的,需要他隨時遵守。
7、無條件接納孩子、愛孩子
很多時候孩子不是故意和家長對著干,而是由于成長期的家庭教育或生理原因還有環(huán)境中的影響,所以家長們了解了這些成因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納和理解孩子,不要再埋怨孩子,還要知道,叛逆期只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短暫的一個時期,它很快就會過去,所以家長們能無條件的接納和愛孩子,幫助孩子們把這個時期盡快度過去,未來你的孩子才會更愛你,更尊敬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