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中的女兒厭學怎么辦?
1、確自身的學習目標
如果家長一味地給孩子灌輸“考上重點大學就能夠出人頭地”的思想與理念。這樣就會使孩子形成一種對學習的消極心理。所以,作為家長在平時就要引導孩子正確認識學習對自己和對家庭的重要意義,給孩子樹立起良好的榜樣作用。同時要引導他們明確自身今后的發展方向。在確定了目標之后就要認真地去實現它,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保持積極心態,從而減少了厭學現象。
2、培養家庭責任感
家庭責任感,在父母和子女間有著共同的意義。如果父母能做到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強烈的責任感、對子女和家庭責任。那么,這種責任感將會從孩子身上體現出來,形成積極的心理態度和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這對子女積極地學習和生活具有重要意義。
如果父母對子女充滿愧疚、責備、指責、恐嚇,孩子自然也就對學習產生了一種厭煩心理,這種心理表現是非常可怕和不正常的。因此父母要樹立起與子女相互理解、相互幫助、共同承擔責任、相互尊重為核心價值觀的意識。只有這樣,學生才能以積極開朗、樂觀向上的態度對待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挫折。
3、找到孩子的閃光點
多予以贊揚和肯定,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如果孩子開始有厭學的現象,那么家長和老師都要做到,及時肯定孩子的閃光點,肯定和表揚,滿足孩子的自尊心的需求,面對學習差的孩子成長,家長絕不能一棒子打死,更不能諷刺挖苦孩子,要本著教育、細心、耐心地做厭學孩子的思想工作,循循善誘地引導孩子。
4、要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孩子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他是按照別人的評價去認識自己的。如果別人說他笨,他就會認為自己笨。一個總是失敗的孩子體驗不到成功的快樂,也就不去努力了。
對于一個從未完成過作業的孩子,家長最好讓他先做幾道容易的習題,讓他能輕而易舉地完成,再調整作業的難度。如果孩子的學習不好,不要將失敗的原因歸為孩子不聰明,家長可以從學習態度(是否認真),意志力等方面去尋找原因,千萬不要說他笨,讓他自暴自棄。
5、注重初中生內部動機的激發
在學校中最重要的是激發學生對學習活動本身的動機。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引入到一種認知矛盾的狀態,使其產生特殊的好奇心是一種有效的途徑。
上初中的女兒厭學的危害:
1、厭學會嚴重影響她的學習成績,形成惡性循環
她會自暴自棄。如果她的父母和老師用錯誤的方法督促她學習,她會更討厭學習。這是一個惡性循環,一步錯,步步錯。
2、傷害自信、自尊
厭倦學習的孩子通常不想努力學習,而是缺乏學習的信心。糟糕的學習成績使他們失去了信心。在嚴重的情況下,他們會輟學,但厭倦學習對這些孩子的影響遠遠不止這些。學習挫折會造成嚴重的心理陰影。成年后,這些孩子往往缺乏自信,在愛情和人際關系方面更加沮喪。
3、對家庭的傷害
很多孩子厭學讓父母傷透了心,這個都很正常的。這種情況下,孩子基本不能維持正常的學習了,需要家長再三督促下才能進行學習活動。這樣的情況,孩子每天心不在學習上,勉強去到學校也是一無所獲,會讓家長越來越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