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的孩子不想讀書了,在學習上他肯定不是一個好學生,在家庭中也不是一個讓父母省心的孩子,在社會上又不是一個有能力的工作者,所以13歲的孩子最好的出路依舊是讀書。作為家長,不僅要讓孩子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還要讓孩子在讀書中成長,不要再產生這種幼稚的想法。
13歲孩子不想讀書怎么辦?
1、我們做父母的需要告訴孩子為什么要學習,學習的動機是什么?學習動機是推動孩子進修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如果說孩子不知道為什么學習,學習必然不會主動積極,在被動的學習中,孩子能獲益多少呢?
所以說,這方面需要家長對孩子進行良好的引導,當孩子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情,是自己的責任,是實現里面的途徑時,他自然就會主動去學習了。當然,家長利用物質和孩子精神滿足也是可行的。
2、一定要讓孩子的學習任務更加容易達到,將孩子很多的學習、課業負擔等等分解為比較小的可完成的目標,督促孩子每天完成這些學習任務。讓孩子更容易完成自己的學習計劃以及學習目標。才能夠讓孩子有成功的經驗,逐漸積累成功經驗,才能夠獲得自信,以及獲得對學習的動力。
3、使用多種方法激發孩子的學習欲望,尤其是要讓孩子勞逸結合,不能夠填鴨式教育,讓孩子過于麻木,甚至喪失學習的欲望。可以讓孩子學習一段時間以后出去玩一玩,陪伴孩子做一做運動等等。這些方法都能讓孩子有效緩解疲勞,甚至愛上學習。
4、也一定要多給予孩子鼓勵和支持,當孩子出現懈怠時,不愿意學習時,多給予加油鼓勁,當孩子表現積極熱愛學習時,一定要多給予鼓勵和支持。無論什么狀態,都要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更加獨立,在學習方面擁有強大的自信。
5、體驗生活。如果孩子在學習上沒有興趣,作為父母的我們,不能粗暴的謾罵和無情的毆打,我們要做的便是狠下心讓孩子體驗一下生活的不易。比如,孩子不想讀書,我們可以給孩子請幾天假,帶著孩子到工地上去做小工,如果孩子小,可以讓孩子出去撿2天垃圾。大人可以隨時陪同,但堅決不能心軟,必須要讓他自己掙夠自己一天的生活費。
也不要擔心這會耽擱孩子的學習,在我看來,思想上能夠作出改變,幾天課不算什么。當他感受到生活的艱辛后,回學校讀書就成了唯一的選擇了。
13歲孩子不想讀書的原因:
1、考試失敗,成績不理想,排名上不去
雄心勃勃的初中生非常關心考試和成績排名。如果一直表現出色的孩子突然遇到一兩次考試不及格,很容易感到沮喪。我覺得生活是灰色的,所以我厭倦了學習。
2、父母要求過高
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過高,孩子就會害怕失敗,不敢嘗試,就會喪失上進心缺乏學習的動力,如果父母使用強制手段的話,會導致孩子產生逆反的心理。
3、父母要求過低或者是放縱
父母會想要求高了會導致厭學,難道要求低也會導致厭學嗎?是的,如果父母要求過低或者是放縱的話也會導致孩子厭學的,對于大多數孩子來說進入學校是以一種新鮮感走進校園的,如果此時父母對兒童的要求過低,整日忙于自己的事,而忽視了孩子入學后的心理變化,一旦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認為學習太苦而失去了興趣和動力,隨之而來的就是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