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處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說,14歲男孩厭學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尚未成年的孩子由于人生經驗不豐富、心智不成熟,幾次考試受挫、在學習中獲得不了樂趣后就容易輕易言棄。尤其是青春期中的孩子開始心內產生變化,心理正在過渡,更容易有情緒波動。
14歲男孩厭學情緒大是什么原因?
一、學習模式單一,學習時間過長。
學生的學習動機依賴于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來激發。當前教學還是遵循著這樣一個程序:教師講課—學生聽課;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教師布置作業—學生做練習;教師命題測驗—學生應試;在素質教育的新形式下,教學方法改進了,課堂活躍了,討論多了,但討論還是教師限定題目和范圍,學生在此范圍內討論并達到教師預期的目標,在這樣一個被動模式下,無論怎樣精心設計,其趣味性也比較有限,更何況大多數課堂教學仍是滿堂灌(改進后又變為滿堂問),學習缺乏新鮮感,探索欲望降低。
二、教師的教學方法有所改進。
當前在教學中進行教學方法改革的探索者雖有大量增加,但又轉向另一個極端,把課上得花里胡哨,給學生帶來的是更多的視覺刺激與聽覺刺激,但在熱熱鬧鬧的45分鐘后,學生沒有對信息進行有效加工,把知識又還給了老師。
三、社會及家庭的壓力是初中生產生厭學心理的外部原因。
學習作為學生的主要社會活動,幾乎占據其全部的活動范疇,正因為如此,一些人往往將這一活動的結果作為評價學生優劣的主要標準。同時,它也會被人們認定為對教師和家長評價的參考值。當教師和家長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并以這一觀念支配自己對待學生和子女的行為時,壓力就會在學生身上生成。
14歲男孩厭學情緒大怎么辦?
一、家長應該鼓起孩子的勇氣。
孩子在學習、交友和學校集體生活中,隨時都會遇到沒有做過的事情,心中充滿恐懼,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作家長的隨時準備給孩子以鼓勵。孩子的信心和勇氣來自家長的鼓勵。
二、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
如果孩子已經出現了不想上學的現象,表明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了,這時候家長需要針對孩子的具體情況,讓孩子學習他感興趣的學科,先把學習興趣調動起來。
三、與孩子進行交流。
孩子心理有什么想法,家長可以通過溝通了解和掌握孩子的內心想法,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消除這些顧慮,不要采用簡單粗暴的措施,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
四、想讓孩子主動學習,動力才是關鍵。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不愿意上學,不好好學習,是因為我們家長對孩子保護得太好了,家長總想著自己承擔生活一切的苦,為孩子提供好的環境,讓孩子安心學習,孩子卻根本不懂得生活的艱辛,沒有了學習的動力。
五、責備不如溝通,講理不如實踐。
很多家長在聽到孩子不愿意上學,不好好學習時,第一反應就是對孩子責備,嘮叨自己的不容易。這種做法,對處于青春逆反期的孩子來說,只會適得其反。平和地和兒子交心溝通,這樣才更容易讓孩子理解和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