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中都有追求安全和戀舊的心理,孩子也是如此。只不過,有人的適應性比較強,能很快地適應新環境,有的適應性差,不能很快適應環境的變化。從家庭生活到學校生活的轉換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個很大的改變,學習方式發生了變化,生活習慣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如果不能很快適應這種變化,學習必然就會受到影響。
孩子適應不了初中生活不想上學怎么辦?
一、使孩子懂得角色的轉變。
初中是一個重要的年齡段,進入中學,就意味著你們不再是小學生了,不能什么都依賴老師和父母。現在的你有更多的獨立性、自主權,跟成年人越來越接近了。所以放松心態、積極應對是最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多關心孩子,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生活和心理狀況,經常和孩子溝通。進入初中之后,孩子的思想有很大變化,家長朋友們應該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是支持他的,不要用急迫的態度和孩子談心,而是讓孩子在自然的氛圍中講出心中的喜怒哀樂。
二、告訴孩子在學習態度上應要轉變。
初中課程數量變多,難度增大,因此學習狀態與小學會有很大的不同,孩子需要在假期提前了解初中的學習狀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狀態;作為家長也要表明自己對科學文化知識的態度,對待孩子學習的重視程度等,因為你的一舉一動會影響著孩子的學習態度。
三、了解初中教師教學方法。
在小學,老師不僅管課內,也管課外;不僅管學習,也管生活。因此,師生之間是相互了解的,關系非常密切。到了初中,師生關系有了顯著的變化,老師由“保姆型”轉變為“放手型”。每位任課教師要教幾個班的課,指導很多學生,無暇顧及到每個同學,也無法深入細致、面面俱到,所以要求你學會有問題一定要主動尋找與老師溝通。
四、鼓勵孩子大量閱讀課外優秀讀物。
一般情況下,孩子到了小升初階段,閱讀的深度和品位等都和小學階段有所不同,在閱讀興趣方面基本上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作為家長,要繼續引導孩子大量閱讀課外優秀讀物。較好的辦法是家長陪伴孩子共讀好書,鞏固孩子的閱讀興趣。
五、指導孩子做好學習規劃。
在小學階段,孩子對于家長的依賴性是很強的,上了初中這種情況就要發生改變了,但有的孩子可能在這方面沒有太強的自律性,家長不盯著就不知道學習,導致成績下滑很快。因此,要培養孩子養成按時完成作業、自主學習的習慣,按時完成自己制訂的各項計劃,做到有效管理時間。在這方面,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把時間具體化,明確規定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情,今天的事情不拖到明天再做;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目標計劃,把需要完成的任務借助清單羅列出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