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的女兒不愿意上學怎么辦?
1、不要打罵孩子,要學會冷靜對待。許多父母一聽到孩子說不想去學校,就會生氣,對著孩子拳打腳踢,讓孩子上學。父母這樣做的話,自己和孩子的距離就會拉開,孩子不想跟父母交流,引起孩子的反感,孩子不想去學校,最終發展到無法控制的狀況。即使孩子被父母強制帶回學校,孩子也不想學習,也學不到知識。
2、引導孩子的心理。孩子厭學的話,孩子在心理上也會受到很大的壓力。孩子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其他困難時,也會產生相應的心理壓力,如情感問題、與老師的糾紛、與同學的不和等。適當的壓力可以使行動效力最高,過高的壓力反而阻礙行動的達成。所以,家長們必須疏導孩子的心理,減輕孩子的心理壓力,讓孩子釋放內心。
3、正確引導孩子樹立自信。自信是成功的關鍵要素。孩子厭學的一大特征是失去了信心。只要父母適當降低對孩子的學習要求,創造機會,讓孩子成功,體驗成功的喜悅,就會逐漸讓孩子變得自信。孩子會產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動機,增強自信心,克服自尊心,糾正厭學。
4、明確學習目的,家長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自我觀念,讓他學會關注自己的內心感受。讓孩子懂得自己的成長、進取、退步或停滯,都跟自己的心理和行為直接有關,別人和環境只是間接原因。幫助孩子明確學習目的,讓孩子明確學習對于他自身真正的意義。
5、適時鼓勵,激發孩子自主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對學習感興趣才會主動進行學習。根據孩子的年齡、心理特點以及認知規律,正面鼓勵很重要,“彩虹屁”誰都愛聽,孩子更是如此。家庭中營造好好說話的氛圍,適時鼓勵孩子,激發孩子自覺學習。良好的習慣不是天生的,一定是一點一滴累積和實踐出來的。
15歲的女兒不愿意上學的原因:
1、沒有學習的動機
對學習沒有任何的需求,缺失學習的動機,從而缺乏奮發向上的動力。經常處于在家長逼迫下完成學習任務,對學習有消極看法,認為學習無用,一旦產生這種想法,必然影響學習的積極性。
2、學習興趣缺乏
缺乏興趣就會影響學習的動力,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誘惑。進入初二之后,各種考試和競爭的壓力加大,有些學生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產生厭學現象。
3、學習信心不足
成績不好的學生更容易厭學。孩子在學習上遭受失敗后,往往還會受到一些指責甚至嘲笑,讓孩子認為自己缺乏學習的能力,對學習便喪失了信心,最終失去學習的動力。
4、家庭因素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往往比較高,習慣性的讓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成長,一旦孩子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就會對孩子進行懲罰、責罵,如此“家教”很容易讓孩子對學習產生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