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認真對待。自己認真的同時,也要讓孩子知道:如果你做一件事情不認真,那么就會因為你的不認真浪費別人的時間和經歷,甚至會因為你的不認真而導致整件事情滿盤皆輸。哪怕是現在你有不認真的問題,也要認真對待這個問題,必須改掉這個不認真的習慣。
初中的孩子上學不認真怎么辦?
1、平時多鼓勵,不干擾孩子做好他喜歡做的事情。當孩子專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觀察小動物而忘記了吃飯時,父母切記不要干擾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于他的興趣同時,就是在無意中培養自己的注意力呢。
2、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和交流。了解孩子不認真聽講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解決不認真聽講的問題。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認真聽講。努力學習,成為一名優秀的好學生。
3、讓孩子明白學習的重要性。學習是伴隨一個人一生的伴侶,對于青少年學生來講,正值青春年少,正是學習的黃金時期,而且,學習對青少年學生來講,還有三重特別的意義:第一,為自己的一生奠基,第二,為自己的精神生命的發展奠基,第三,為自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奠基。青少年學生只有很好地把握住了學習的黃金期,這里談到的這三重意義方能變成現實,今后的人生道路方能一帆風順。
4、引導學生樹立明確的人生目標。青少年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缺乏明確的人生目標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教育學生端正學習態度的過程中,不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要想方設法引導其樹立明確的人生目標。目標具有動力性,青少年學生一旦樹立了明確的人生目標,他就會自己想方設法地往前走,他的學習態度就會積極主動得多。
5、設法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常言道: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學生一旦對學習發生了興趣,他就會在興趣的引導下,自己積極主動地去完成相關的學習任務,去探求學習的奧秘,這樣一來,他的態度自會端正,他的行為自會主動。
6、設法讓學生看到努力的成果。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除了上邊談及的三個原因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這就是,學生雖然努力學習了,但一直看不到學習的效果,學習一直原地踏步,這樣一來,天長日久,學生自然在情緒上就會對學習感到厭煩,感到絕望,學習態度自然也不會端正。所以,教師要教育學生端正學習態度,除了要在前述的三個方面努力外,想方設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讓學生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更是一條非常重要的途徑。
初中的孩子上學不認真的表現:
1、很容易滿足自己的成績
孩子在班級里的成績排在前排,孩子就認為自己成績很好了,不需要再努力提高自己了,反正家長也不會批評。
2、對學習任務沒有計劃
學習也需要未雨綢繆的思想,孩子對學習有著自己的計劃,才能有效的分配時間去學習。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拿不出學習計劃,孩子面對學習,多半是應付的表現,有什么作業按時完成不被家長批評就行這樣的學習態度,是非常被動的。
3、沒有正確認識到學習是為了什么
這個問題是很嚴重的問題,如果孩子在學校里學習,對學習的認知非常狹義,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學習,為誰而學習。這樣孩子往往不會真正地付出努力去學習,因為孩子錯誤的認知,認為學了也不是為了自己,有些孩子會認為是考好成績給家長和老師們看的,找不到學習對自己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