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孩子還很不成熟,家長需要讓孩子明白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對他的意義。另外家長要在家中多看書,營造一種學習的氛圍,這樣不僅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也能讓孩子切實感覺到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學習是每個人都要做的事情,自己也不例外。
初中孩子厭學不去上學怎么辦?
1、培養信心
孩子由于缺乏自信,懷疑個人的能力、智力水平,在困難面前畏手畏腳,無法發揮自己本該有的水平。如果孩子充滿自信,在困難面前不氣餒,經得起失敗的打擊和挫折,就能在學習中使自己的能力、水平得到正常發揮。
2、鼓勵孩子
家長平時要多鼓勵孩子,不要過分重視成績,當孩子沒考好或者犯錯誤時,要以正確的方式教育孩子,給孩子講道理,有時候寬容比打罵來的更有效。
3、支持特長
其實特長與學習并不矛盾,因為它們可以相互影響。由于有特長、有興趣,他們會經常受到來自學校和家庭的表揚和鼓勵,從而增加他們的成功體驗,他們的興趣勁頭也會潛移默化地移到學習方面來,增強學習的信心,逐漸承擔其學習任務。
4、聯系老師
如果孩子比較內向,根本不和自己交流,也不告訴自己不想去學校的原因。家長可以和孩子的老師聯系一下,問一下孩子在學校的最近表現,不去學校的原因,配合老師一塊解決孩子不去學校的問題。
初中孩子厭學不去上學的原因:
1、學習迷茫
孩子對未來的生活感覺非常的迷茫,不知道讀書有什么用,甚至覺得是為了大人而去讀書的,那就非常容易導致偏激,產生厭學的心理。
2、讀書無用
如果在孩子身邊長期有一個長輩,不斷的向他舉例,證明讀書是多么沒用的事情。長期被讀書無用論熏陶的孩子,往往對學習也沒有什么興趣。
3、過高期望
孩子感覺不到學習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望子成龍、女成鳳的期望。父母為了孩子達到自己滿意的人才,把孩子的休息與娛樂時間都安排上滿滿的任務,強迫孩子長時間地學習,參加各種各樣的輔導班,使孩子心理上承受不起,自信心喪失,于是孩子就產生了逃避心理,進而拒學、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