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養孩子的教育這一問題上,各個國家的教育不盡相同,美國的父母培養勇士,英國的父母培養紳士,法國的父母培養騎士,韓國的父母培養儒士,而中國的父母則培養博士。可見,中國的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是多么的強烈。家長們的心思是可以理解的,但很多家長的這種心情容易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結果是欲速則不達。
孩子上初中了家長應該怎么做?
1、重視學校學習
初中開始就不同于小學了,小學階段在學習上會發現會有一些孩子即便是不聽課甚至不上學考試成績也不會差,甚至還有孩子會考得很好。但是初中則是不一樣,孩子的學習主陣地一定要轉到學校里。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樹立學習的意識,不能讓孩子對待學習懶散。
2、對孩子要求具體化
家長有一種習慣就是容易語重心長,說出來的話,比較空泛,這對教育孩子來說是無效的,也是無益的,這些話明顯缺乏可操作作性,易給孩子造成心理焦慮。家長可以通過鼓勵的方式與孩子溝通,這就容易調起孩子的積極性,能夠把握孩子的思考,體會樂趣。
3、培養孩子良好習慣
對于上初中的孩子來說,學科內容逐步增加,學習壓力也會隨著而來,學科方法也有不同,家長不能讓孩子對自己產生過大的依賴性,應該告訴孩子不論是對待學習還是生活都要主動點,做事不能拖拉,學習上多主動用腦,慢慢就會有一個好習慣的養成。
4、少些命令和限制
孩子已經上初中了,家長要對孩子多一些對話和理解,不管工作有多忙,至少要有時間和孩子坐下來談談心,了解孩子心里在想些什么,出現了問題,要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心情,不要一味的指責埋怨。
5、加強孩子意志力
初中生的意志力雖有一定發展,但在學習中還是有較多的孩子沒辦法很好地控制自己。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就要加以引導了,不能聽知任之,長期這樣下去,學業就會荒廢。對一些意志力比較薄弱的孩子,家長可以鼓勵孩子經常參加一些爬山、長跑等體育鍛煉,讓孩子在體育鍛煉中鍛煉自己的意志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