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的孩子處在青春叛逆期初期,已經具備很強的獨立意識,他們不認為自己是需要“被教育”的孩子了。他們一方面心理上需要獨立來證明自己,一方面又離不開家里的培養環境與物質支持,所以會經常處于矛盾的叛逆狀態。如果家長還用之前的嘮叨式教育孩子,結果只會讓孩子更加叛逆。
13歲孩子叛逆期家長怎么做?
1.平等地和孩子溝通
許多時候,,媽媽媽應站在第三方的立場分析孩子叛逆的原因。許多媽媽總覺得自己是對的,孩子應該聽媽媽的。但是,孩子有自已的思維方式和處理問題的方式,所以媽媽應該放下架子,耐心聽一聽孩子自己的想法,從感情上、從具體事件上與孩子達成一致,做一些適當的讓步。
2.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很多時候,媽媽應該超脫自己的角色,用第三方的角度觀察孩子叛逆的問題。也許就會發現,問題不一定都在孩子身上。媽媽一般都會認為自己是對的,自己從前都聽媽媽的,自己的孩子也該聽自己的。因此,孩子不順從,在他眼里,就成了叛逆。所所以,身為媽媽,有日時必須謙卑,放棄自己的執著,以不同的角度看待孩子,做到遷就孩子。
3.掌握批評孩子的藝術
有些媽媽看到孩子犯錯誤就一味地批評,這樣就會刺傷孩子的自尊心而使其產生逆反心理。要是媽媽先對孩子的優點給予肯定和表揚,再指出不足和錯誤之處,孩子的自尊心得到了滿足就會樂于接受和改正。
4.引導孩子理智化
有些問題如早戀,媽媽應對孩子進行有情、有理、有據地說服、勸導,尊重孩子的感情和人格,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問題。同時,用具體事例改變孩子的理想化思維。
13歲孩子叛逆表現有哪些?
1.不按家長規定時間回家,每次晚歸總有自己的理由和借口;
2.在家不認真寫作業,寫字沒有以前認真,字跡潦草不工整;
3.喜歡把自己關在自己的臥室里,會把門反鎖不讓家長進入;
4.不讓家長動自己的東西和物品,父母如果動了就要承受孩子發脾氣;
5.不再主動跟父母談學校和生活中的任何事情,尤其是學習,家長一提“學習”二字就跟家長急;
6.對于父母的關心和過問置之不理,家長多說幾句就暴跳如雷;
7.周末總會找各種借口出去,出去以后就切斷家長的各種聯系方式,家長只能在家干著急和惶恐不安中等他/她回來;
8.在家經常懟父母唱反調發脾氣,拍桌子打板凳摔東西,抱怨家中飯菜不合胃口;
9.不愿意和家長一起出門,即使一起出去了也會故意刁難甚至讓父母在別人面前難堪和出丑;
10.長期接到學校老師反應孩子在校調皮搗蛋,違紀違規,惹事生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