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初一的學生大都是14左右的孩子,她們在學習、生活中出現了許多現象令家長、老師頭痛,或許以前的“乖乖女”頻頻出現了“不聽話”的事件:厭學、學習成績下滑、早戀、上網、頂撞父母、不和父母說話、離家出走、摔東西、發脾氣……出現這些狀況,就是人們常說的人生叛逆期,也是大家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初一女生脾氣不好叛逆咋辦:
一、我們要尊重孩子。對,就是尊重!這里指的是認清孩子漸漸長大的事實,尊重他們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當然會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判斷。不能老是按照我們的想法去左右她,甚至批評她。對于孩子提出的想法,我們得試著去理解她,尤其一些爸爸,動不動就拿出父親的威嚴一頓批評,這是非常粗暴的,只會讓孩子遠離和你說真話;
二、和孩子建立類似朋友的關系,這點很重要。孩子畢竟又是一代人嘛,出現代溝是很正常的。孩子們有他們的喜歡,和我們那一代人不一樣的。我們舉個最常見例子,現在網絡發達了,初中的女孩子喜歡追劇,追小鮮肉,比如王源啊。那么我們父母就不能理解啊,不好好學習還追明星,你要崇拜的是軍人,是科學家。于是又是一頓大道理,甚至把孩子的偶像貶的一文不值!你看,孩子不仇視你才怪呢。這塊呢,也別把孩子追明星當作洪水猛獸了,也許人家就是一時熱乎勁呢。你可以表現出你對她明星的興趣,然后在溝通過程中引導她追捧的是明星的品質而不是光鮮的顏值。
三、為人父母的,在這個關鍵時期掌握和孩子的溝通技巧很重要。孩子終究還是孩子,很多事情難免認識不到位,也會犯錯的,我們父母就需要正確的教育了,那么溝通就顯的尤為重要。而溝通的前提就是認真的傾聽,我們得耐心的等待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了解其真實的感受。這會讓孩子認為你是在乎她的想法的,記住了,這點很重要。如果孩子認為你不理解她,不在乎她,你說啥都沒用的。然后在溝通過程中,還是得注意言辭,以引導為主,幫助她分析問題。其實孩子很簡單,她只要覺得你是在乎她的 ,理解她的,那么你說啥都好辦!
四、有針對性的解決。不管哪個問題,都要求家長要做出改變,否則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讓孩子提要求和想法,孩子的想法一定是稚嫩的,家長就要引導然后和孩子一起做出約定。這個更像談判,家長一定放下家長身份,平等的去對待,孩子是獨立的個體。然后,實施。
五、如果和家長關系很僵硬了。那么建議,暫時放任。就是先不去管她。不給任何建議,不約束。不批評指責。一段時間后,孩子就會奇怪,大人是怎么了,還可能會過來反復試探你,要忍住。家長說話語氣正常,這是第一階段。
六、多和孩子聊天,分享一些小秘密,說說家長的糗事。和孩子成為朋友吧。那么,孩子是不是什么都和你說么了呢。這樣,家長就能第一時間去應對。
家長要改變。不要再直來直去的說孩子,你的人生經驗孩子不一定認同。所以,改變自己從現在開始,和孩子一起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