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進入初中之后,學習、環境、生理、心理都發生了超出我們想象的變化,逆反心理讓家長們有些措施不及,還有些難以接受。由于不愿意與父母溝通自己身心的變化和困惑,孩子們和父母之間出現的情緒抵觸越來越大。那么,初一學生叛逆期是怎樣教育呢?
初一學生叛逆期是怎樣教育?
1、正確對待叛逆的初中孩子。
孩子出現叛逆,不必太擔心,更不要大驚小怪,想想自己的成長之路,也不過如此。我們盡可以一笑置之,只要沒有走歧途,就盡可能避免沖突,對小孩的一些問題,盡可以放手讓他學著處理,不要一下子否決他,不要一下子告訴他怎么做,而是鼓勵他的想法,鼓勵支持他試試看,他會學著成長,慢慢就沒有叛逆了。
2、尊重孩子
中學生開始建立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開始成為一個獨立完整的生命個體。這時候,孩子有自己的基本判斷,但都不成熟,需要多方面引導。
他們需要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贊賞。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尊重孩子,認識孩子的成長規律。試著相信孩子,跟孩子做朋友,不要以父母自居,高高在上。多與孩子溝通,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和他們一起玩,一起討論知識。
3、給孩子充分的獨立空間
青春期之前,孩子對父母是全心依賴的,他們會崇拜父母,覺得父母是這世間上最厲害的人,是無所不能的。但當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的這種“權威角色”就不得不退位讓賢了。
因此,父母要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并隨時準備好從“領導者”的角色上退下來,跟孩子成為真正的朋友。
4、多鼓勵他們,不要放棄。
不拋離不放棄,畢竟是孩子,他的叛逆也是一種成長經歷,處理好了,也是一種財富,這個需要我們的理解幫助,要允許他犯錯誤,鼓勵他改正。
都說犯過錯的人,更懂得做人的道,更會處理人情世故,我們有理由相信,叛逆的初中生走過了這段路,會更加成熟。
5、有效溝通。
父母與孩子溝通要有耐心,溝通不能簡單粗暴,不能動輒打罵,因為打罵只會加深阻礙溝通的鴻溝,讓孩子以后都不敢開口,從而堵上了溝通的橋梁。
6、疏通初中叛逆期的孩子。
對待孩子的叛逆,不要一味地去堵,要像大禹治水那樣,一邊堵,另一邊疏通。如果父母一味地去打壓孩子的一切活動,那孩子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造成逆反心理后無論父母說的對不對孩子只會一味地去反抗,這樣的話對親子之間的感情會很不利。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你不光要告訴他這樣做不對,你還要告訴他哪樣做更好,在雙方都滿意的基礎上,提出合理的解決辦法。
教育孩子的方法千千萬,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作為家長,只有用欣賞的眼光去發現孩子,從而去挖掘、去引導,才能在陪伴孩子成長的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寬,也越走越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