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孩子正處于心理過渡期,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逐漸增強,他們標新立異,喜歡表現自己,所以常常會出現一些家長難以理解的言行。其實,面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宜疏不宜堵,家長的一味指責只會加重孩子的叛逆。
初一的孩子叛逆怎么辦?
1、不要一味責罵。
很多家長都有過一上火便對孩子破口大罵,甚至不惜動手的情況,對于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要盡量避免,即便有火也不能以這種方式發出來,必須要講道理,一開始孩子或許會不聽,但是長久下來,就會產生效果。很多孩子都是你越罵他,他越叛逆。
2、要學會恩威并用。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聽進去道理的,對于一些聽不進道理的孩子,做家長的不能一味的把自己放于比較慈愛的位置,要學會恩威并用。比如,當孩子在無理取鬧的時候家長不要上前與他搭話,可以在一旁偷偷的觀察,或者做別的事情故意不去理他,久而久之,孩子便會放棄這種方法。等他冷靜下來以后,家長可以上前跟他講道理,這個時候,孩子比較容易聽得進去。
3、學會傾聽孩子、理解孩子心理需求。
很多時候孩子不聽話,跟大人作對,是因為他的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家長有時候因為忙碌或其他原因,會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當孩子出現情緒的時候,學會耐心一點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允許孩子合理發泄自己的情緒,并慢慢引導孩子正確地處理自己的情緒。
有時候孩子一個勁地問你問題,一來孩子好奇是天性,有求知欲是好事,二來孩子可能就是希望和你有多一些的互動,不要因為忙,就拒絕、敷衍孩子的要求。如果實在忙到沒辦法,可以耐心一點告訴孩子,現在你很忙,待會會解答他的問題,當然,在你忙完之后,一定要兌現自己的承諾。
4、要與孩子平等地談心。
把孩子當成與自己有平等人格的人,首先要肯定孩子的正確地方,要盡可能地找出孩子身上的優點,主動告訴孩子明確應該堅持什么,不應該堅持什么。肯定孩子的發展價值,客觀對待孩子的叛逆行為。
5、給孩子留有一定的空間,不要過多干涉,入侵太多。
這一階段的孩子,很多時候有些話不愿對父母說,反而喜歡和他人傾訴。所以,千萬別讓孩子把自己封閉起來。
孩子有自己的社交,自己的朋友,或者自己尊敬的長輩,有可以傾訴內心的渠道,這些都有助于他們的心理健康。不要把孩子看得太緊,只要在底線、原則范圍之內,請不要過多的侵入孩子的世界。
初一的孩子叛逆有哪些表現?
一、脾氣特別不穩定,情緒控制比較差。
比如容易激動,因為很小的事就和父母大喊大叫,而且亂發脾氣,有時總覺得父母特別嘮叨甚至父母的意見、建議也無法聽進去。
二、虛榮心很強。
別人有的東西我也想有并且追求名牌。對異性關注度會增高,甚至有些女孩子還會化妝、穿成熟且性感的衣服。
三、嫌棄父母嘮叨。
叛逆期的孩子難以控制自身情緒,家長的反復嘮叨在他們看來是一種不信任,他們往往會覺得自己不再是小孩子了,能夠有獨立自主的行為能力,不需要父母的教育,覺得父母的話都是嘮叨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