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是人生的一個很重要的階段,也是青春期早期的一個階段,這個年齡的孩子很容易對生活產生困惑,每天面對讀不完的書,做不完的復習資料,和老師父母的殷切期望,很容易產生厭學和疲憊。一旦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更多的父母是手足無措,打不得,罵不得,干著急,那么初中孩子不想上學了怎么辦呢?
初中孩子不想上學了怎么辦?
第一,找原因。
1、孩子在學習上遇到了難題,但是沒有尋求幫助或者是被忽視,導致孩子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逐漸失去信心。
2、家長在教育中用了強制或者是懲罰式的教育方式,這對一個信心不足的孩子來說,都是災難性的。
3、孩子對知識失去了興趣,失去了學習的動力,他在學校里找不到自己的歸屬感。
4、孩子的自暴自棄行為,背后可能是在尋求父母老師的關注;可能是在尋求權力——向成人表明,你們制服不了我;可能是在報復家長或者老師。
5、學校老師在幫助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使用了錯誤的教育方法,導致孩子放棄學習的不當行為。
6、放棄學習是孩子唯一的選擇,因為他相信自己的沒有能力把學習的事情做好。
7、初中的孩子正處于叛逆期,不再對父母或老師的要求俯首帖耳,他們會抗爭,他們不再像小時候那樣“屈從”。
第二,解決辦法。
1、父母不要用憤怒的情緒和懲罰的手段來掩蓋自己受到來自于孩子的威脅、傷害和感到無能為力,要先去感受孩子的內心,否則你會陷入和孩子之間彼此報復的惡性循環之中。
2、當父母或老師意識到,孩子不想上學的不當行為中,自己也有份時,我們就能知道怎么能改變自己的教育行為,繼而幫助到孩子。
3、父母需要修復與孩子之間的關系。良好的親子關系能讓孩子重新信任父母;糟糕的親子關系,會讓孩子遠離父母。比如說,傾聽孩子,就是一個很好的重構信任的辦法。
4、當父母明白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的時候,就知道鼓勵孩子才是最好的方法。一個受到鼓勵的孩子,是不需要行為不當的。
5、父母要放棄自己對孩子的任何完美主義的期待,關注孩子身上的優點。
6、父母要花出時間觀察孩子的學習狀態,并且花時間訓練孩子,把學習的課程細分到他可以完成的程度,讓孩子再次體驗成功的快樂。成功是成功之母。
7、安排時間陪伴孩子,讓孩子感到來自父母的愛。
8、肯定孩子的微小成功,肯定孩子任何積極地努力。
9、不要對孩子過分寵愛,永遠不要寵壞你的孩子,即使他們是獨生子女。溺愛孩子只會讓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養成自私的性格,難以接受他人的包容。
10、不要放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