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閱讀理解題型是很多學生比較頭痛的題型,也是失分較嚴重的題型之一,掌握答題技巧是提高解題能力的必備條件。初一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有哪些呢?下面為大家做出介紹。
初一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
閱讀理解題型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掌握解題的方法和技巧是關鍵。在考試中,常常會出現的題型,比如理解詞語和句子在文中的作用、人物的描寫手法、標題的含義和作用、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線索等等,這些都是學生極易丟分的題目。對于這些題目,提高解題能力必須從學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辨析能力等方面入手。
一、要善于從標題中捕獲有用信息。很多閱讀理解的范文都會標注出文章的標題。眾所周知,文章的標題可不是作者隨便取的,有的文章標題交代了文章寫的主人公,比如《回憶我的母親》,還有的文章標題交代的故事發生的地點,比如《故鄉》,也有文章的標題交代了文章的主題,比如《誰是最可愛的人》,像這樣的標題,當我們讀到的時候就能從中接收到比較清晰的文章線索,這有利于我們快速地進入文章的情節中,能夠更加準確地分析文章的內容,對于后面的閱讀理解、答題解疑非常有利。
二、優先速覽文章的開頭和結尾。一篇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必然會交代一些比較重要的信息,有的文章在開頭就直接開門見山,結尾再呼應開頭并且點明主題,有的文章開篇設置一個懸念,再在結尾處解開懸念,“真相大白”,像這些類型的文章,優先速覽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可以讓我們更快地抓住文章的重要內容,便于我們更好地理解文章。
三、在把握文章開頭和結尾的信息之后,通讀全文。做閱讀理解題,一定要通讀全文,這一步是跑不掉的,不通讀全文不足以覽其全貌。通讀全文時,并不一定要以精讀的方式去細讀,推薦以速讀的方式去概覽全文。大家都知道,中高考時做題都是有時間限制的,并不能有足夠的時間讓大家慢慢細致地逐字逐句去分析文意,這樣時間肯定來不及,因此要求我們鍛煉出在速讀中敏銳地捕捉與文章主題有用的信息的能力,這一點在平時的閱讀中要注重培養。
四、找出閱讀范文中每一段落中的關鍵詞句。一篇文章由很多自然段組成,每一個段落中必然有一兩處與文章主題有關的關鍵詞語或者句子。它們有時候可能是段落的第一句,總領了全段;有時候可能是段落的最后一句,是對全段內容的總結;還有時候可能出現在段落的中間,是起到承上啟下的一句話。總之,它們必然是每一段所表達的中心意思,需要我們積極地去發現和概括。
五、迅速概括出各段的段落大意。這一點是很多學生容易忽略的一個技巧,然而它卻非常有用,尤其是針對散文類型的閱讀理解。散文不同于小說,小說的故事情節比較清晰明確,而散文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形散神不散。在這個特點的“加持”下,往往散文讀來讓人覺得不太容易找出貫穿全文的線索,會讓讀者有種邏輯不太清晰的錯覺。那么,怎么才能找出散文的線索,理清文章的邏輯呢?概括各段落的大意可以幫助解決這個問題。在通讀全文的同時,快速地概括出各段落的大意,然后對比各個段落的大意關鍵詞,找出它們各段之間的重復、類似或者相同的詞語,大概率的情況下就能分析出文章的線索和邏輯了,這對于幫助我們理解文章的思路,抓住文脈非常有幫助。
六、通讀全文時,劃出優美的句子。在通讀全文時,讀到優美的句子時,用下劃線的方式將這些句子劃出來。這樣的句子有時候使用了某些修辭手法,讀來讓人覺得生動有趣,有時可能是富有哲理的一句議論的言語,讀來讓人茅舍頓開。然而正是這樣的句子,往往就是閱讀理解時的重要考點,提前將它們劃出來,在后面做題時能夠更迅速地找到它們,可以為做題節省重復查找的時間。
七、標注出文章中突出的寫作手法。在閱讀全文時,要留心注意文章中使用了哪些寫作手法。寫作手法包括表現手法、表達方式、修辭手法等,比如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等,這些寫作手法的運用往往是為了烘托、表達中心思想服務的。所以當遇到文章中使用了這些寫作手法時,就需要根據這些句子來剖析文章的中心思想,這樣的句子是關鍵所以,不容忽視。
八、找出表達中心思想的句子。一篇文章中,總會有一些句子用來表達中心思想。有的就在開頭,開門見山,比如“我至今依然懷念我的老師”;有的在結尾處點題,比如“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還有些比較隱晦,放在文段中間,這就需要我們在閱讀時仔細分析發現。不過,表達中心思想的句子往往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句子的情感表達傾向比較明顯,這些句子一般就是作者抒發情感的載體,所以會使這些句子具有濃厚的情感表達訴求,容易讓讀者引起共鳴。
九、帶著問題去閱讀。做閱讀理解題時,最現實的問題還是要將文章后面設置的題目做出來。因此,在閱讀之前,可以先翻到文章后面,看一下都有哪些題目,然后帶著這些問題去閱讀,這樣的話心中就有一個大致的閱讀方向,知道要關注哪些問題點,并能夠有意識地邊讀邊找答案,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而且會節省一些不必要的閱讀時間。
十、靈活運用答題模板和公式。這一點之所以放到最后,是因為這是一個投機取巧的的技巧和方法。比如下面這些:①比喻修辭的好處和作用:……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寫了……,表現了作者對……的感情。②擬人修辭的好處和作用:……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賦予人的情感與性格來寫,表現了作者對……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動(或栩栩如生,逼真)。③插敘方法的好處和作用: ……采用了插敘的寫法,既對文章……的內容加以補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題(或豐富了主人公……的性格)。
還有很多,這里就不一一列出了。
這些公式模板的好處就是能夠讓學生很快地組織語言,結合具體內容填寫進去就可以答題了,但是它也有弊端,學生失去了自己思考和感受的能力,只是知道了這類寫作手法的作用,但是卻不知道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作用,并且也不利于學生學以致用,學生并非真正掌握了這些內容,當條件發生改變時,或者使用環境發生了變化,學生可能就無從下手了。這一點要做好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