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初中,年齡也不小了,此時,也正值孩子的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心理比較敏感,對他們的教育,家長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總是家長講,要求孩子聽,這個時候家長應該要轉變教育思路了,所以家長教育初中的孩子要采取正確的教育方法,這樣才有可能很好的教育孩子。
初中生的孩子怎么管教?
1、多給孩子一些表揚和鼓勵
多給孩子欣賞的目光,有利于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和品質,有利于增強父母對孩子的信任。多給孩子以欣賞的目光,就會看到孩子與眾不同的長處和優點,看到他的一點點進步,肯定他,堅持鼓勵他,耐心引導他,平和看待他,并以實際行動支持他,孩子就會把自己的優點發揚光大,這一點是很必要的。
2、和孩子平等交流
剛上初中的孩子,作為父母,要做到專注地傾聽孩子的表達,他在和你講每件事的同時,我們能夠表現出向孩子傳遞的信息是,我在聽孩子說,和孩子有效溝通,好好說話,父母能和孩子溝通成功了才是關鍵,如果只是家長一味地說,不讓孩子表達,這樣的交流是封閉式的,甚至矛盾沒解決反而會出現新的問題。互相把對方的感受表達出來,如果發現孩子有什么問題,要先顧慮孩子的情緒,父母和孩子溝通觀點時,要給孩子有表達的權利。
3、不要跟孩子硬碰硬
現在的孩子越是打罵越是叛逆,教育效果可能更糟。其實養一個孩子真的是操心到老,怕他不學習,怕他學壞,怕他闖禍。我自己的孩子讀小學就已經學會頂嘴,所以有時候很頭疼對孩子的教育。很多事不能太順著孩子,也不能硬著來,找到適合大家的溝通方式,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的。
4、和孩子做朋友
叛逆期的孩子并不是只有追求個性,這個時候的孩子更需要朋友,更需要理解,而父母大多都能成為孩子最好的朋友,叛逆期的孩子喜歡和朋友談心,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交往,孩子能給父母說出心里話,有事的時候也愿意求助于父母,否則,孩子會孤立獨行,不愿意和父母交流,并且會產生一交流就吵架的習慣。
5、不要把自己的意識強加給孩子
這個技巧并不僅僅是個人意見,更是太多孩子的呼聲。中國的家長們太喜歡做主包辦,勞心勞力的結果卻往往是不被理解,甚至還要收到埋怨。家長們往往忽視了一點,他們自以為是的替孩子考慮,實質上是一種對孩子選擇權利的剝奪,更是一種把自己的意識強加給孩子最直接的表現。
6、充分讓孩子申辯
父母要真誠地去傾聽孩子辯解的理由,并且加以具體分析。不要憑主觀臆斷或一面之詞而下結論。要充分讓孩子申辯,培養他們敢想、敢說的能力,這能使他們既明事理,又練口才。
初中生不好管教的表現:
1、不和父母溝通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們在心理上是非常焦躁的,尤其是面對父母時,不管看什么事情都不順眼,他們固執地認為:自己已經是成人,并不需要父母不斷地督促和管教,應該被尊重。然而這并沒有得到父母的認可,所以他們采取抵觸和不溝通的態度面對父母。
2、穿奇裝異服
讓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最興奮的事,就是凸顯自己的個性,所以在著裝打扮上會選擇比較另類的方式,他們感覺自己是與眾不同的,但是在父母眼中,卻是不倫不類。
3、脾氣暴躁
叛逆期孩子大腦里對事物已經有了一定的自我認知,以前心目中父母高大威嚴的形象日漸模糊,他們急于擺脫父母的管束,很多家長容不得孩子身上的缺點、不足,為了讓孩子盡快改正缺點,家長嘮叨、抱怨不休,可孩子卻一句都沒聽進去,不是沉默不語,就是極力頂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