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遇到孩子出現不想上學的情況時,常常感覺手足無措,激憤地認為這是孩子性格不好、品行敗壞或者道德低下等等的表現,從而指責強迫孩子并陷入與孩子敵對的狀態,同時又被動地接受著孩子厭學的狀態。15歲不想上學該怎么辦?采取正確的方法很重要,一味地指責強迫只會讓孩子對學習更加厭煩。
15歲不想上學該怎么辦?
第一,積極溝通、鼓勵教育。
積極有效的溝通非常重要,一個和諧的家庭,孩子更愿意敞開心扉,從溝通開始,家長可以了解孩子的一切,那么孩子的任何問題和障礙也都能及時解決。同樣,多鼓勵孩子,不要太過壓制,否則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欲望。
第二,不強迫孩子學習。
父母總是希望孩子能夠成才,從而會強迫孩子學習,但這樣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導致孩子出現厭學情緒。因此,家長不要強迫孩子學習,而是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
第三,讓孩子感受學習的樂趣。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家長壓抑孩子天性的行為自然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如果能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樂趣,自然就可以消除孩子的厭學情緒。因此,家長可以寓教于樂,采用多元化學習的形式,讓孩子在學習中獲得快樂,引導孩子愛上學習。
第四,多發現孩子的優點。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的優點和特長,趁機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毅力,從而取得良好的效果。平常可以帶孩子去科技館或博物館,激發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己主動探究的愿望強烈了,孩子的學習興趣也會增加。
第五,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值要合理。
現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對子女期望過高是一個普遍現象。父母要經常幫助子女恰如其分地作出估計,既不要盲目樂觀,也不要低估自己。如果家長期望值過高,一味地為子女買學習輔導資料,約法三章,要求每次考試每門功課一定要考多少分。在班上排第幾名,這樣做往往會造成孩子厭學、畏學,甚至棄學、逃學、離家出走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