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在與孩子的朝夕相處中,家長以自己榜樣的力量去影響誘導孩子的發展,而不是以說教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這種無聲的潛意識教育方法,在孩子的心靈中可以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往往比有聲的教育作用更大。
15歲的兒子怎么教育?
1、重塑信任關系
對孩子的不信任,在孩子面前不斷喪失信任,都會讓親子關系產生隔閡,變得糟糕、不可控。信任是任何親密關系的基礎,重塑信任關系,一方面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看過程而非結果,引導孩子自信前進;另一方面,在孩子面前樹立言而有信,不雙標,說到做到,信守承諾的形象,引導孩子信服于你。
2、放下固有偏見
由于缺乏信任,無法接納孩子的叛逆情緒,因而會不由自主的對孩子缺點、不足無限放大,這也導致家長無法看見孩子的優點,無法真心認可孩子。因此家長要放下“偏見”,減少以自我為中心的,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真心認可孩子每一次的進步與努力,承認孩子的付出。
3、減少孩子的壓力
這個時候的學習雖然很重要,但家長也不要一味的要求孩子學習,這會增加孩子學習的壓力。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我們要安慰和鼓勵孩子,降低期待,相信孩子一定可以做到更好。
4、學會換位思考
作為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孩子為什么會有這種行為,要嘗試著去多理解。遇到事情多溝通,把他當成一個朋友,一個成年人,平等的相處。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的獨立意愿,陪伴孩子面對各種困難。
5、把握正確的交流方法
引導孩子走出不正確的范圍。叛逆期的孩子往往體現得玩世不恭,覺得這個環境和這個社會不屬于自己,總是體現得爸爸媽媽和家人無法了解。比方把頭發染成各種色彩,說同齡人只能聽懂的話等等。這時,家長不要總是用訴苦和批評的口氣跟他們說話,而要學會正確地與孩子交流和解說。
6、不必過多指責孩子
在孩子剛進入青春期時,其實他們會用一些方式讓父母知道他們已經長大,所以有必要讓孩子在你認為中,他自己也可以解決問題。
7、多鼓勵,少責備
孩子處于青春期,他們對于外界的好奇和不熟悉,渴望嘗試,因此會把內心的一些想法告訴父母,但是又比較抵觸父母,這時候的孩子,很容易會出現逆反心理,甚至對父母的不尊重。所以家長最好是對孩子多鼓勵,少責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