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是給孩子奠基,那么初中階段則是決定孩子能不能學業有成的分水嶺,如果初中學不好,孩子高中則會相對吃力,持續下來,考大學學的希望就會更加渺茫。而且多數孩子會在初中階段對于較難的課程出現厭學。孩子上初中厭學怎么辦?
孩子上初中厭學怎么辦?
第一,早發現。用眼仔細觀察,用耳耐心傾聽。及時發現孩子的各種情緒變化,孩子不愿學哪門課?作業是不是總是落在家里?是不是在課本上亂涂亂畫?孩子是不是說哪個老師不好,自己上課都要睡著了?
第二,早糾正。用腦客觀分析,用情協商辦法。發現孩子有厭學情緒后,不要指責孩子“你為什么不學?”這種責問其實對孩子并沒有什么效果。家長要用同理心,耐心聽孩子講問題的來龍去脈。不要感情用事,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問題的成因,和孩子一起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三,早改變。接納孩子,有效溝通,借助外力。不給孩子講大道理,而是主動承擔責任,和孩子有效溝通,制定切實可行的改進方案。
孩子上初中厭學的原因:
1、父母的教育理念不對
父母的教育理念,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如果父母認為,學習是孩子唯一要做的事情,如果學習不好,將來就對不起父母的養育之恩。那么,對孩子來說,真正的壓力并不是學習,而是父母。
2、遇到了不好的老師
我相信,大多數的老師都非常好,但一定會有極少數的老師,非常不好。老師本身的素質、修養,對孩子的影響非常深遠,如果老師講課方式風趣幽默,孩子們對學習會更上心,如果老師經常侮辱學生,孩子的心理會承受不住。
3、被不良風氣帶壞
如果父母眼里都是錢,整個家庭每天談論的都是錢,整日吹捧那些富有的人,貶低那些窮苦的人,這將嚴重影響孩子的三觀。包括現在的互聯網,經常有新聞說XXX沒有學歷,但通過互聯網一年賺了幾百萬等等,這對孩子的影響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