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孩子早晨不起床,不管做啥事都不積極,甚至對自己的成績不在意。說明這個孩子很餓沒有動力,沒有上進心,家長看到孩子這樣也很無奈,那么初二孩子沒有動力沒有上進心怎么辦呢?
初二孩子沒有動力沒有上進心怎么辦
1、家長要把對孩子的期望值設置在合適的水平。既不要大包大攬,直接把“蘋果”送到孩子手上,否則孩子就沒興趣;又要確保這個目標是孩子跳一跳能碰到的,否則就會讓孩子失去信心。
2、不要攀比,要以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孩子現在能跳1.2米,那1.3米就是比較合適的目標,千萬不要因為別的孩子都能跳1.5米了,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也要跳那么高。家長要發現自己孩子的特點和長處。
人有差異性,要承認差異,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方面更有潛力,更有優勢。不要只是為了自己的面子逼著孩子讀書。在家長的重壓下讀書是很難有好效果的。
3、幫孩子合理安排時間。一般來說,孩子學習懶惰常常與生活散漫分不開,而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節奏則是矯治孩子懶惰習性的第一步。日常生活井然有序的人,做事就不會拖拖拉拉。
4、興趣是勤奮的動力。一個人對某項事物產生了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投入。有個孩子原來對課本學習不感興趣,上課不愛聽課,喜歡做小動作,隨便講話。在家里也是什么事都推給爸爸媽媽做,自己不動手。
但他卻愛飼養小動物,于是爸爸便有意給他買一只小狗,每天讓他給小狗打理生活。由于他的興趣得到合理引導,使得他不僅在學校其他課外活動中主動積極,而且在家中也逐漸養成了愛勞動的習慣。
5、家長的唯一激勵方法就是停止激勵,而是自己做出鼓舞人心的行為。做一個鼓舞人心的人,讓孩子看到你。如果你在督促孩子,你唯一能激勵他們的就是你的上進行為。讓孩子看到你的勤奮,看到你為了讓生活更美好而付出的努力,看到你為了責任的不辭辛勞。這會在無形中影響孩子,榜樣比語言更有力。
6、讓孩子自己做決定。當帶來的結果很不理想的時候,讓他承擔責任,讓他面對隨之而來的自然后果。如果不做作業的結果是被剝奪了玩游戲的世界,那么如果他完成了他的作業,他就可以玩游戲了。
這將是他朝著正確方向前進的動力,而不是你告訴他該做什么,怎么做。孩子的動力其實很簡單,不是人生價值,而是眼前的那些愉悅。